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外貿聯合會:中國對德出口躍升

2025年7月10日

德國外貿聯合會(BGA)認為,有明確跡象顯示,中國原本面向美國市場的產品正在轉向歐洲。

中國對德國出口增加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1-5月,從中國的進口增加超過10%圖片來源: Rupert Oberhäuser/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對德國出口比前一年躍增,並非偶然」,該聯合會主席揚杜拉(Dirk Jandura)周四(7月10日)向路透社表示。他說,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关稅戰的一個直接後果。「無法輸往美國的,如今加大力度轉向歐洲市場」。

據中國海關數據,5月該國對美出口銳減34.5%,跌幅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相形之下,中國對歐出口上升12%。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1-5月,從中國的進口增加超過10%,達到675億歐元。

德國外貿聯合會表示,過去數周有關航空貨運和貨櫃业務的數據顯示,可能還有明顯更多的商品湧向歐洲。

由於美國高關稅,中國電商對美出口急劇下跌:據咨詢公司Aevean分析,5月同比下跌43%。該公司負責人布略門(Marco Bloemen)表示,這一趨勢預計還將繼續,「6月對歐洲的電商出口預計將增加」。

德國零售業聯合會(HDE)表示,來自中國電商平台如希音、Temu的競爭加劇,川普的貿易政策也是原因之一,因進入美國市場更困難。「這些商品轉而湧向歐洲」,該聯合會主席馮普林(Alexander von Preen)說道。特別是德國玩具行業備受衝擊。

德國外貿聯合會主席揚杜拉表示:「中國出口上升,不單是美國關稅的後果,也是大規模產能過剩的明顯症狀。」他說,中國在許多行業的生產大於自身需求,將過剩產品以廉價充斥世界市場。「這並非經濟實力的彰顯,而是本國問題的出氣閥:內需疲弱、關鍵工業產能過剩、日益不確定的個人消費。」

揚杜拉表示,中國出口過剩對雙邊關係構成新的挑戰。「我們亟需與中國達成可靠的協議」,以管控這一趨勢。他呼籲同中國達成投資協定。「在全球競爭中,需要的不是防護柵欄,而是明確的規則。」他認為,目前被擱置的所謂「全面投資協定」是確保標準、穩定市場的槓桿。

中美貿易戰中國民眾不擔心 專家:中國商品轉向歐洲或如海嘯

01:55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