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眾多媒體周四(2月23日)報導稱,"如今只有德國還在實行免費高等教育"。在2017年德國大選之年,這一說法可能會再次引起對德國大學收費問題的激烈辯論。
然而,人們在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觀察瞭解之後得出的結論是,"廉價教育"的大標題具有誤導作用。這一結論源自漢堡克貝爾基金會(Körber-Stiftung)委託,由美國"波士頓國際高等教育中心"進行的一次相關調查的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德國是"對幾乎所有學生一直實行免費公立高等教育的"唯一國家。不過,該調查只與13個國家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其中包括工業20國集團中的10個成員國。
而現實中其它一些國家的大學教育也基本免費。例如法國的大學僅收取大學註册費,奧地利只對非歐盟國家的學生收費,捷克只對選擇英語授課的外國學生收費。挪威和丹麥對歐盟國家的學生也免收學費。
此外,在德國除了每學期繳納一筆學雜費之外,無需再支付任何學習費用。而且所繳納的學雜費與美國和英國的學費根本無法相比。如今,英、美國家的學費每年已最高達4萬歐元。
德國大學為大一新生安排「迎新周」。和同學一起準備考試,食堂裡的公告欄,豪飲以慶祝考試通過……德國的大學生活,還包括什麼?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學期開始時,教學大廳和大學走廊裡人頭湧湧——其中也包括許多「大一新生」。如果一個人經常問路,或者迷路,就可以知道他是個新生。但不是所有的人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裡都是一副慌慌張張的樣子。有的人自信滿滿:大學,我來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Joker/P. Albaum歡迎進入象牙塔!為了使新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許多大學設立了「迎新周」。剛入學的新生將得到關於專業的訊息,也會被帶領參觀學校和圖書館。尤其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認識新的同學,取得聯繫。
圖片來源: Colourbox中學裡,有同班同學;工作中,有同事——大學,也有大學同學(Kommilitone)。這個詞來自拉丁文的「commilito」,主要指學習同一個專業的學生。以前它是軍隊用語,指的是一起上戰場的「同袍」。大學生涯,能有人與你互相督促,當然是件好事。
圖片來源: Karl Korn佈告欄通常掛在食堂的入口處。這些大板子不一定是黑色的——上面有兼職的消息,學術報告的通知,或者租房的廣告。租房廣告尤其受歡迎,因為城市裡的房源很緊張。找到落腳之處,常常並非易事。
幸運的人,可以在一個合租公寓裡找到一席之地。在這種公寓裡,每個人有各自的房間,廚房和洗手間則是公用的。合租公寓的特色是:有「值日表」,大家要輪流打掃衞生。周末時,公寓裡會有派對,也會有堆積如山的餐具要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Kalaene大學生涯當然不僅僅是一些慶祝活動,書,還是要讀的。比如說,要經常做學術報告。有時報告需要個人完成,有時則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也是一個學習團隊合作的好機會。當然,耍滑頭的人哪裡都有。
圖片來源: Fotolia「論文」,德文叫「Hausarbeit」,乍一看會讓人理解為「家務(Haus:家,Arbeit:工作)」,以為大學生還要打掃上課的教室呢。「Hausarbeit」指的是學術性文章,它通常需要在假期寫完。許多人在圖書館寫他們的論文,因為所有的資料都觸手可及。但是人也是需要休息的嘛……
圖片來源: Fotolia/George Dolgikh這時就可以去食堂(Mensa)吃點什麼。「Mensa」這個詞是拉丁語「mensa academica」的縮寫,即「大學午餐桌」。在這裡吃飯,開銷不大。一起用餐,也是一個談論學術問題、聽取不同觀點的好機會。餐桌上的話題有時也不無裨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學生會不負責解答具體的課題,但是它能夠提供關於學業、考試和大學日常生活的建議,以及解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問題。學生會由學生組成,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學生會。有的學生會還組織聚會。
圖片來源: Daniel Lordick不用擔心這個拉丁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它並沒有聽上去那麼嚇人。許多大學把這個「學術日」作為大學的慶典,或者給對大學有興趣的中學生的「開放日」。它常常在大學的周年紀念日舉行。這天最棒的一點是:所有課程均被取消。
圖片來源: DW / Görner為了獲得工作經驗,許多學生在學習期間會去公司實習——比如說放假時。在自然科學和技術學科中,也有在大學內部的「實踐」,比如在實驗室。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學期結束時,有時甚至是學期中間,都會有口頭考試和書面考試。書面考試被稱為「Klausur」,需要對特定的考試資料進行複習。學生們什麼時候學得最起勁?當然是:考試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如果通過了考試,當然值得慶祝。但是,如果誰喝高了的話,第二天就得承受酩酊大醉的後果。這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會頭痛、惡心,無法集中注意力。當然,就算是最糟糕的宿醉,也會過去的。
圖片來源: Fotolia/Focus Pocus LTD 擔心負債
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副總幹事德雷凌(Brigitte Göbbels-Dreyling)認為,德國大學免收學費的原因之一是其傳統以及對教育作用完全不同的理解。她說,德國人對高等教育的理解是"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也令公眾受益的公共產品。"但是在英語地區,高等教育更多地被認為是"改善個人就業前景和獲得較高收入的途徑。"
德國實行免費教育的另一個原因是,旨在讓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德雷凌說:"60、70年代,德國曾就"盡可能廣泛地敞開高校大門以及實行大學免費教育"展開討論。
此外,相當多的德國人擔心因上大學而背上債務,但在美國和亞洲國家的人看來,為上大學存款或者貸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眾多美國人來德國讀研
德國大學的免費教育對外國學生真的具有吸引力嗎?德雷凌認為也不完全是。她說:"免費教育是我們吸引外國學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確實很多人就是沖著免收學費前來德國上大學的。
但是這位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副總幹事批評說,"從另一方面來看,能夠支付得起學費的所謂'高潛力'人才寧願去美國或者英國讀書,因為高昂的學費給他們的印象是,收費越高,教育越好。"
然而前來德國上大學的美國人很多。德國學術交流協會(DAAD)副總幹事格羅圖斯(Ulrich Grothus)說:"例如不少美國人就願到我們這裡來攻讀碩士學位。"
格羅圖斯說,也有一些人認為,"能夠在諸如慕尼黑工大這樣的優秀大學免費學習"或許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特別是亞洲人通常都對公立大學報有偏見,認為公立大學的教育水準不好。
對外具有吸引力,在德國引發爭議
然而格羅圖斯並不認為,大學免費教育是吸引外國學生前來德國上大學的關鍵因素。他認為學校的排名更關鍵。同時,他認為取消學費不會影響德國大學的國際形象。他說:"我們和法國一樣,都是最重要的非英語國家。"
如果德國大學的限制性專業對非歐盟國家的大學生實行配額限制,便可以擁有足夠的接收能力。而且"外國學生不會佔據本國大學生的學習位置。"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副總幹事格羅圖斯說,由於外國人對德國一些著名學科如工程學和自然科學比德國人更感興趣,對我們來說甚至是件好事。無論是在其祖國還是在德國,這些畢業生都很搶手。"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