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媒體歡迎中國修正經濟數據

2005年12月22日

星期三,中國國家統計局修正了200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國去年的經濟總量上升了近17%,從2370億歐元上升到16500億歐元。按照新的計算方法,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法國和英國,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第四經濟大國。

中國的建築業如火如荼圖片來源: AP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這一修改對經濟參數產生了巨大影響: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計算,中國從全球第112名上升至第107名。儘管如此,中國還有一億人以每天不足兩美元的費用度日,中國的赤貧人數仍然多於德國全國人口。此外,這一舉措也使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及儲蓄額度下降,使這些數據看來比過去更為現實。同時,中國也擺脫了依賴工業的局面,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說:『更新的統計數字表明,與以前數字所體現的經濟結構相比,中國的經濟結構更為健康。』」

商報引用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師馬軍的話說:「新的經濟結構比新體現的經濟實力更為重要。他認為,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的上升及大工業和農業所佔比例的下降改善了經濟品質。此外,中國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比人們想像的要低。數據調整後,出口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從34%下降到29%。

馬軍相信,數據修正後服務業所佔比例從31.9%上升到40.7%,這將吸引更多的投資,加強政界制定面向消費者的政策及鼓勵服務業發展的信心。世界銀行也認為中國的新數據是『一大改善』。」

南德意志報在報導專家們的反應時寫道:「國內外專家歡迎這一總的來說恰當反映了經濟情況的新數據。曾為北京政府進行人口普查提供咨詢的世界銀行經濟學家霍夫曼說:『我們認為,與過去的做法相比,這是一大改進。』同時,新的數據賦予了中國國民經濟更好的形象。過去,許多經濟學家警告說,大量投資會帶來生產能力過剩的危險。現在,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從46%下降到37%,與日本、韓國和香港的類似發展階段的比例相等。有關外債和貸款壞帳的數據看起來也一下子好多了。」

德國金融時報關注的是中國經濟對德國的影響,該報寫道:「中國企業的結算要比人們所擔心的狀況好得多,也許一段時間內企業還會繼續大力增加投資。對德國來說,這是令人高興的消息,因為德國經濟界的許多專門機械和設備製造廠商可以從中國的現代化和擴大生產能力中受益,受益程度將超過平均水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