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

德媒評昂納剋夫人訪談

2012年4月6日

著名導演弗裡德曼拍攝的紀錄東德政權垮台前後歷史的紀錄片播出後引起強烈反響。其中東德前領導人昂納剋夫人的大段採訪更是激起了熱烈討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DR

德國著名紀錄片導演弗裡德勒(Eric Friedler)耗時兩年時間,拍攝了一部以對東德前領導人昂納克的遺孀瑪戈特(Margot Honecker)的採訪為基本素材的紀錄片。這是昂納剋夫人20多年來第一次接受電視媒體的採訪。導演弗裡德勒說:"在嘗試了兩年並多次碰壁之後,我終於等到了好運氣。"

導演Eric Friedler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去年,瑪戈特‧昂納克邀請弗裡德勒到她在智利聖地亞哥的家中進行採訪。弗裡德勒分3天時間與這位年近85歲的女士作了詳盡的訪談,並在此基礎上製作了紀錄片"倒台 - 昂納克時代的結束"。德國電視一台在4月2日黃金時段播出該片,獲得了極高的收視率。共有420萬德國人觀看了這部長達1個半小時的紀錄片。

歷史責任與個人悲劇

瑪戈特‧昂納克為東德政府的政策進行了辯護,對被公認為專制統治的一段歷史毫無反省之意。對此德國媒體紛紛發表評論。

《每日鏡報》的署名文章認為,瑪戈特‧昂納克的"思想和感情似乎還停留在東德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的封閉世界裡。""她對歷史的回顧是冷漠的,語言是僵硬的。她說前東德給人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醫療服務和個人前途,甚至對社會發言的權利'。"文章寫道:本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展示了昂納剋夫婦對東德強權制度負有的責任,同時又讓人感受到歷史巨變給他們兩人帶來的個人悲劇。"

《明鏡線上》發表評論稱,片中的昂納剋夫人絲毫看不出衰老、記憶減退的痕跡。"這也意味著,沒有藉口為她開脫至今對東德歷史執拗的、毫無悔過的看法,以及她個人對這個國家所犯罪行的責任。"文章指出,昂納剋夫人不久前將丈夫最後的日記出版,此後又以對話的方式出書,這顯然是一次"小小的媒體攻勢"。

無人收留

瑪戈特‧昂納克曾擔任民主德國教育部長長達25年。在她任下,東德學校推行意識形態教育和軍事化管制,大量政治犯和異議人士的幼小子女被強制送人收養。對後者昂納剋夫人在採訪中予以否認。

《明鏡線上》寫道:"瑪戈特‧昂納克不斷給自己辯護,如果導演不是通過插入其他歷史見證人的採訪,她那種不思悔改的態度幾乎讓人無法忍受。""正迅速走向消亡的東德如何對待它的領導人,也不是一個法治國家的做法。"

"片中最精彩的片斷之一是,弗裡德勒詢問幾個東德高官,在昂納剋夫婦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是否想到收留這對昔日統治者。所有人都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只有昂納克的短暫繼任者克倫茨(Egon Krenz)說,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但最終沒有這樣做。"

社會主義還有明天?

昂納克1989年6月參加民德建立40周年慶祝活動圖片來源: AP

《法蘭克福匯報》文藝副刊的評論總結稱,昂納剋夫人認為德國的統一是一個謬誤,社會主義終會取得勝利:"這位84歲的老婦人在談話中沒有透出迷惘和憤恨,而是自信地認為新的機會會再次來臨。"昂納剋夫人不承認在80年代末,東德的經濟已經陷入困境,認為"這並不是事實"。

她還否認當局曾下令邊防士兵向試圖翻越柏林牆的人開槍,稱士兵們只是按照"武器使用規定"行事,"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如果只看到她接受採訪,其強硬和自以為是的態度簡直會讓觀眾感到絕望。……但導演以紀實的手法將瑪戈特‧昂納克的說法與事實進行了對照。

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南德意志報》的媒體評論寫道:"每個歷史巨變時期的倖存者中都會有一些人,他們的內心時鐘就此停止了擺動。"昂納剋夫人的出鏡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具有歷史宏觀視角的、給人印象深刻的、但最後卻令人毛骨聳然的例子"。片中回顧主人公青少年時代以來的生平,"看來昂納剋夫婦的內心時鐘不是在東德政權倒台的那一刻才停擺的,或許在埃裡希‧昂納克在希特勒統治下被投入監獄時,就已經發生了。"

文章認為,昂納剋夫人講述的並不是什麼不為人所知的事情。"她的言語中讓人吃驚的不僅是她的冷酷、她的毫無憐憫之心,還有她的粗俗。""人們甚至得到一個印象,瑪戈特比她的丈夫更加狂熱和冷酷無情。在受到震動時,埃裡希講話的聲音還會顫抖,而他到妻子永遠是冷靜和鎮定的……她堅信(社會主義的)種子已經埋入了歷史的土壤,總有一天會破土而出。"

評論認為這部紀錄片是一堂成功的歷史課。"弗裡德勒完成了一件出色的作品。德國前總理、社民黨人施密特在接受採訪時預言,到2030年,德國的學童不會再知道誰是昂納克。但或許這部紀錄片恰恰提供了一個反證。"

作者:葉宣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