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宣佈關閉伊朗駐德領事館 伊朗強烈抗議

2024年11月1日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宣佈,作為對德國-伊朗雙重國籍公民沙爾馬赫德被處決的回應,德國將關閉伊朗在德國的三個領事館,還將尋求全歐盟範圍內的制裁。伊朗每年執行死刑的人數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

作為對德國-伊朗雙重國籍公民沙爾馬赫德被處決的回應,德國將關閉伊朗在德國的三個領事館
作為對德國-伊朗雙重國籍公民沙爾馬赫德被處決的回應,德國將關閉伊朗在德國的三個領事館圖片來源: Sachelle Babbar/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周四(10月31日)宣佈,作為對德國-伊朗雙重國籍公民沙爾馬赫德(Jamshid Sharmahd)被處決的回應,德國將關閉伊朗在德國的三個領事館。這三個領事館位於法蘭克福、漢堡和慕尼黑。

德黑蘭周五表示,德國關閉伊朗駐德領事館實際上是對在德伊朗人的 「制裁」。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在社媒平台X發文批評德國此舉。

他寫道:「關閉伊朗駐德國領事館是對居住在該國的伊朗人的制裁--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持有德國國籍。」

德伊關係"處於歷史最低點"

"我們多次明確無誤地向德黑蘭表明,處決德國公民將帶來嚴重後果。"貝爾博克在宣佈關閉領事館時表示。

貝爾博克還表示,德國將尋求對沙爾馬赫德處決事件相關責任人實施歐盟範圍內的制裁,其中包括伊朗革命衛隊。

她譴責伊朗搞人質政治,指責德黑蘭試圖將德國對以色列的支持作為藉口,合理化對沙爾馬赫德的處決。

"這一謀殺發生在中東局勢新進展的背景下,表明(伊朗)這個獨裁、不公的政權……並未按照正常的外交邏輯行事。"貝爾博克說。

"我們的外交關係已經降至歷史最低點,這並非沒有原因。"她說,"還有更多德國人被不公正地拘留。我們對他們也深表關切,並將繼續不懈努力爭取他們的釋放。"

三個被關閉的伊朗領事館的32名工作人員將失去在德國的居留權,除非他們擁有德國國籍,否則必須離開德國。

與此同時,德國再次呼籲伊朗公民離開伊朗,並對伊朗發出旅遊警告。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菲舍爾(Sebastian Fischer)周五表示:「我們早已對伊朗發出了旅遊警告,並要求在伊朗的德國人離開該國,因為我們從沙爾馬赫德一案中看到,伊朗正在將德國公民作為人質。」

他補充說:"我們希望其他德國公民能免遭厄運。 」

伊朗司法部門周一宣佈德國-伊朗雙重國籍公民沙爾馬赫德(Jamshid Sharmahd)已被處決圖片來源: Koosha Falahi/Mizan/dpa/picture alliance

伊朗外交部譴責德國的"非理性決定"

伊朗宣佈已召見德國駐德黑蘭的臨時代辦,對"毫無公正"的領事館關閉決定表示"強烈抗議"。

伊朗外交部譴責這一舉措為"非理性決定",稱其"無法合理化"。

德國外交部周三宣佈,其駐伊朗大使波茨爾(Markus Potzel)已返回柏林磋商,尋求對伊朗行為的"最強烈抗議"。

一名發言人當時表示,對德國公民的"謀殺"極大地加劇了德伊緊張關係,儘管兩國關係早已降至歷史最低點。

沙馬哈德的女兒加澤爾(Gazelle Sharmahd)(左)在父親被定罪後不久告訴DW:「我不認為言語能夠改變恐怖政權。這個政權從伊朗境外綁架了像我父親這樣的人......不幸的是,這個恐怖政權不會對任何形式的談判或外交做出回應。」圖片來源: Ben Knight/DW

伊朗每年執行死刑人數僅次於中國

伊朗司法部門周一宣佈沙爾馬赫德已被處決。他於2023年2月因恐怖主義指控被伊朗法院定罪。法院以傳播"人間腐敗"(corruption on earth)為由對沙馬哈德判處死刑。這種模糊的罪名是伊朗政權用來泛指犯罪的術語,通常與違反宗教價值觀有關。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在社群媒體上表示,這起殺人事件 "再次表明了德黑蘭統治者是一個怎樣慘無人道的政權"。

沙爾馬赫德從2003年起居住在美國,2020年過境杜拜時被伊朗安全部隊綁架。伊朗指控沙爾馬赫德策劃了2008年一起導致14人死亡的清真寺襲擊。

據國際特赦組織在內等人權組織稱,伊朗每年執行死刑的人數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圖片來源: Sascha Steinach/IMAGO

德國政府、沙爾馬赫德的家屬和人權活動人士強烈否認對他的指控,並認為審判是一場鬧劇。

德國、歐盟和其他國家曾呼籲伊朗政府取消他的死刑。據國際特赦組織在內等人權組織稱,伊朗每年執行死刑的人數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僅今年伊朗就處決了至少 627 人。中國政府將執行死刑人數作為國家機密,人權組織估計每年高達數千。

(法新社、德新社、路透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