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專家看中國宣佈放緩國防預算增速

2010年3月4日

本年度人大全體會議召開前一天,人大會議發言人李肇星在新聞會上指稱,中國2010年的國防預算為5321億元人民幣,比前一年增加7.5%,增速在放慢。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德國科學與政治協會中美軍事問題專家布魯納博士(Dr. Sophie-Charlotte Brune)。

圖片來源: APTN

中國這一軍費的增長幅度是20年來最低的一次。李肇星在新聞會上說,"按照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合理安排國防費。"他還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實行防禦性國防政策。

德國科學與政治協會中美軍事問題專家布魯納博士認為,中國希望在軍費支出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上尋找平衡點的表述是可信的,但更重要的是,"根據中國的國防白皮書,2010年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必須形成,其中包括重整組織結構、軍隊的專業化素質訓練、研發與購買先進武器,目的是替代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老結構。可以這樣理解,中國軍隊現代化進程的第一步驟已經完成。"

同去年相比,2010年的國防開支增加了370億元,增長比例為為7.5%。2009年,中國軍費的增長幅度是14.9%,2008年的增幅則更是17.5%。法新社的報導指出,這是中國10多年來將軍費開支增長的速度第一次控制在1位數的範圍。1999年至2008年間,中國年度國防預算的增長平均在15.9%左右。

按照美國政府的估測,中國實際軍費開支開能要比公佈的數字高出兩至三倍,因為國際間通常納入軍費開支的一些項目,在中國則不作為國防預算開支來看待。布魯納博士支持這種看法,"這一話題較為棘手。的確,一些國防開支被當作了一般的國家財政支出,比如航天設施的軍事使用等。這樣就很難將公佈的數據當作最終軍事開支數據來看待。這一現象中期可能不會改變。"

中國人民解放軍有230萬士兵,號稱全球規模最大的軍隊。人大發言人李肇星在發言中說,中國軍費開支的大部份用於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國軍事實力的增長,引起美國以及該地區其他國家的不安和憂慮。他說,中國的軍費開支只佔GDP的1.4%,比美國的4%要低出很多。英國、法國也都超過2%。

作者:李魚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