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對華投資的幻想

2010年8月26日

德國《明鏡》周刊發表長文,認為中國和德國的經濟夥伴關係是單方面發展,德國大公司為了中國市場被迫向中國轉讓寶貴的技術,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抱怨中國政府不守規則。

《明鏡》周刊稱,90年代初,鄧小平告誡接班人要"韜光養晦",現在中國成了世界第二經濟強國,鄧的繼承者們沒有什麼理由再"隱瞞其民族雄心"了。

文章寫道:"中國不願只是作為廉價工廠繼續替西方服務,它也想在高技術領域佔據主導位置。"中國人現在就在建造最快的列車,多虧西門子等公司轉讓的技術,這是它們進入中國市場的條件。中國人加工最好的太陽能板,慷慨資助的是來自德國的稅錢,而一半的產品則向德國出口。他們想研發對環境最無害的汽車和飛機,同時讓戴姆勒和空中巴士的製造商提供幫助。"

文章指出:"就連德國的化學工業也已經感受到,中國人的自我意識在增強。北京越來越果斷地敦促西方生產商,讓他们把智慧財產權轉讓中國公司。而指望中國把所謂的'戰略產業'讓給外國康采恩,結果只能是幻想。"

德國人看重的是中國市場

通過對歷史的回顧,《明鏡》認為:"中國對德國技術的欽佩,德國對中國的巨大市場的亢奮,這種彼此的看法給19世紀末以來的兩國關係打上了烙印。"

"德國公司在中國被評價為特別受歡迎的夥伴,因為它們首先是為了賺錢、做生意,不是為了政治和原則。198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血腥鎮壓民主抗議3個月之後,當時的德國經濟東方委員會主席沃爾夫‧馮‧阿梅隆根(Otto Wolff von Amerongen)是去見李鵬總理的第一個外國人。"

德國的總理們以類似的姿態為工業界打開北京的大門,1995年赫爾穆特• 柯爾(Helmut Kohl)作為第一位西方政府首腦訪問了所謂的人民解放軍,4年後他的繼任格哈特•施羅德去北京為貝爾格萊德中國大使館被北约戰鬥機轟炸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道歉。「

《明鏡》指出:"施羅德的頻繁訪華給人一種印象,他和同行的公司老闆們所看重的不是人權,而是興隆的生意。可是,沒有足夠的法制,德國的在華投資也不會長期地得到保障。"

文章說:"對中國巨大市場的歡呼常常讓人放棄思考。梅克爾總理2007年敢於在柏林接見達賴喇嘛,就遭到德國工業界的猛烈抨擊。"

"當然,對於產品被剽竊和被迫转让智慧財產權,德國的老闆們也總是很生氣。他們寧願悄悄地抱怨,據說是不能激怒北京,因為數千年之久的中國文化所看重的是保留面子。"

文章指出:"於是,中國就更不留情面地謀求其民族利益。國家資本主義者們常常在策略上處於優勢,利用其對巨大市場的控制以及對稀有原材料的日益壟斷,讓外國廠家在工業政策上俯首貼耳。…"

文章對前景表示擔憂:"一個核心問題是:面對一個完全按照別的規則行事的競爭者,德國這個工業基地將何以長期存在下去?"

編譯:林泉

責編:樂然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