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發展援助的重要機構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18日

復興信貸銀行受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的委託,為109個國家的總共1408個項目提供資金,總額高達170億歐元。德國投資與發展公司目前為發展中國家和實行改革的國家的私人企業提供了總額達23億歐元的資金。

位於法蘭克福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圖片來源: KfW

發展中國家那些陳舊而低效的發電站不僅浪費昂貴的石油、煤和天然氣等燃料,而且還污染空氣並導致人類呼吸道疾病。而相關的醫療費用又為國家財政造成負擔。相比之下,現代化的發電站既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其所提供的能源價格也有利於經濟發展,而且建設發電站還能創造就業機會。

多年來,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及其姊妹公司德國投資與發展公司便在其項目範圍內將重點放在可再生能源如水利發電和生物能源上。復興信貸銀行董事會成員沃爾夫岡-克羅介紹說:

「我們越來越把資金投向那些新型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來,諸如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資源。除此之外,通過更為有效的方法利用、分配和消耗化石能源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達到節約的目的。過去五年中,復興信貸銀行集團在能源領域批准了11億歐元的資金,其中6億5千3百萬則用於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還能夠將經濟增長和保護氣候的目的結合起來,這也是復興信貸銀行集團的宗旨。在京都氣候協議以及發展合作項目的框架範圍內,德國承擔義務,要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復興信貸銀行與德國技術合作公司一起,為中國6座發電站提供資金,幫助其實現現代化。復興信貸銀行董事會成員克羅說:

「通過這項合作計劃有可能每年減少7百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每年還可以減少多達8萬噸二氧化硫和4萬2千噸粉塵排放量。中國每年發電大約1萬5千億千瓦小時,是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電力生產國和二氧化碳排放國。」

據克羅介紹,過去一年中,復興信貸銀行集團的主要任務是幫助第三世界與貧困做鬥爭。發展中國家一共獲得了18億歐元的資金,其中大約一半經費用於減少貧困現象。克羅說,這些項目為解決一些經濟和社會問題做出了貢獻。德國投資與發展公司總幹事發言人溫弗裡德-波爾特說:

「僅僅通過2002年新批准的項目就能夠保障或創造近10萬個工作位置。此外,還可以間接地增加10萬多個就業機會,預計每年大約能夠淨創匯6億歐元。這相當於尼加拉瓜或坦桑尼亞這些國家的出口收入,此外還可以獲得大約3億2千萬歐元的稅收,用以發展或更好地保持這些國家的衞生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