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無家可歸者 — 預防措施有時也使不上力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20日

在德國對於無家可歸者並沒有官方的統計數字。德國聯邦政府協助無家可歸者工作小組猜測,目前德國大約有375000名無家可歸的人,其中半數是成年男性,四分之一是成年女性,其餘是兒童和少年。

兩名無家可歸者露宿地下人行道圖片來源: AP

這個數字本來是降下來了,但是近來由於失業率增高和房租上漲,因此該小組估計無家可歸的情形惡化了。


在這個時節白天的氣溫已經降到攝氏零度。位於科隆的約翰尼斯無家可歸者收留所因此已經擠滿了人。在走道上坐著一個男人,泫然欲淚。其實這個人並不需要到收留所來,他說:「我自己有一個房子,但是去年聖誕節前我失去了我太太,我一個在家覺得寂寞。」

像他一樣,自己有家卻仍住在收留所的情形,其實是例外的。 需要幫助者多半是無家可歸的人,他們沒有錢可以付房租,因此被攆出原來的住屋。各式各樣的社會組織提供這些人協助。比如位於科隆的約翰尼斯無家可歸者收留所,就不只是提供短期的過夜,也允許比較久的居住。它可以提供250個過夜機會。彼得安巴赫已經在這裡服務了30年,非常清楚這些人的困難。他說:「這都是些精神上出了問題的人或是酒鬼,他們因為酒精中毒,行動不再便利。這些人都歷經過無數次失敗的治療,如今無處可去。這裡是他們最後的歸屬。」

大約30名的社會工作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在這裡服務,他們主要負責照顧這些人,協助他們住宿,洗澡,併發給他們乾淨的衣服。 儘管滿屋子都是需要幫助的人,但事實上,無家各歸的人數其實從90年代中期已經慢慢下降。科隆的住屋供給部的主任施萊和對此做出了貢獻。他在80年代設計出一種減少無家可歸者的模式。他贊成某些人的房租欠錢可以 由社區來承擔。 他說 :「如果社區必須提供這些人提供居住的機會,那麼,這種方式比讓這些人住在原來的房子內,還要貴。」

施萊和繼續說:為了提早對抗這些問題,各地的社會工作網必須彼此合作互相提供資訊。為了感謝他多年來在協助無住屋的人上面的貢獻,聯邦政府最近頒給他一個服務獎章。也許有人會認為事先預防的措施可行,但是服務於約翰尼斯無家可歸者收留所內的科尼希卻對這套做法持懷疑的態度。他說:「我大膽的懷疑,因為這些人原則上都曾經待過不同的勒戒所或是救濟所,他們基本上已經失去可以居住在自己的房子裡的能力。這裡大部分的成員都曾擁有過自己的房子,然後因為不同的理由被趕出家門,他們之所以被掃地出門,正因為這些人已經無法在正常的社會系統中生活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