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人愛書。據Emnid民調機構2016年10月的一項調查,超過一半德國人一年看5到10本書,超過四分之一的德國人一年看書10本以上。儘管數字化浪潮襲來,絕大多數德國人仍然偏愛紙質書籍。無論大人孩子過生日,或者慶祝聖誕節,親朋好友贈送的禮品中少不了各種書籍。每到周末,各大書店仍是門庭若市的地方。
買書、贈書……年復一年,不少人家裡書越堆越多,簡直可以開圖書館了。不過,德國人以節儉著稱。尤其是扔書,在一些人眼裡完全是一種褻瀆。那麼,看完書後捨不得扔,又沒地方放該怎麼辦呢?早在90年代,克萊格和古特曼(Clegg & Guttmann)兩位德國藝術家就在格拉茲(Graz)和美因茨(Mainz)推出了路邊圖書櫃,當時還是作為一項行為藝術。這個主意很快得到響應。到了90年代末,達姆施達特(Darmstadt)和漢諾威也出現了這樣的路邊圖書櫃。人們可以從書櫃裡免費選走自己想看的書,看完後歸還,也可以把自己的書貢獻出來,放進書櫃裡。到2013年,僅在漢諾威市區,就有31個這樣的路邊書櫃。在漢堡,甚至還出現了移動的"圖書櫃",安放在100輛公共汽車裡。像法蘭克福這樣的大城市,各城區如今有50個路邊圖書櫃,借閱者還可以在一個網上平台上跟蹤書籍的去向,和下一個想借閱的人交流。許多當地人都清楚這些"藏書櫃"具體位於哪條街,網上也可以查找到路邊圖書櫃所在的街名。
路邊"圖書館"的面貌也今非昔比。有專門設計的造型別致的書亭,也有用舊電話亭改造的。最重要的是,它們都防風防雨,任何時候都向公眾開放。如果有人借了書不歸還怎麼辦,沒關係,儘管留著吧。這既不是偷書,也不是竊書。人人各取所需,人人各盡所能。這就是路邊圖書櫃的魅力,這就是分享的快樂,讀書之樂!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們唯一必須知道的東西,就是圖書館在哪裡。德國的圖書館有的充滿現代氣息,有的則散發著濃郁的洛可可風格。
圖片來源: Kolumba, Köln圖中的是嶄新的斯圖加特市立圖書館,被看作是當地的文化中心,在2011年被設計出來。這個9層高的立方型建築由淺灰色的玻璃纖維混凝土搭建而成,整體採用白色色調,大廳裡唯一色彩豐富的就是壁上的書籍。夜晚時分,圖書館會將五彩燈光打在書籍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Weißbrod安娜‧阿瑪利亞公爵夫人圖書館位於德國魏瑪,已經有250年的歷史。該館以這位公爵夫人命名,是因為她讓宮廷收藏的珍貴書籍得以在1776年轉移至這座洛可可風格的圖書館。2004年的一場大火讓該圖書館部分被毀,經過了三年的修繕才再次對外開放。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Woitas奧斯特公爵圖書館位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的沃爾芬比特爾,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其圖書也保存完整。1572年,當時的統治者呂訥堡公爵將居所的一部分改建為圖書室,成為該館雛型。此後,熱愛收藏圖書的奧斯特公爵將其大量的藏書捐給圖書館,圖書館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名命。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Hollemann由於它類似人腦的特別形狀,這座圖書館在柏林被人稱作「大腦」。該館在2005年對外開放,收有柏林自由大學大量哲學類、文史類書籍,更因為其特別的建築風格成為柏林一景。設計該館的是國際著名建築師福斯特(Norman Fost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 Andree/Helga Lade上勞西茨科學圖書館位於德國最東部、毗鄰波蘭的城市格爾利茨,已經有210年的歷史。這裡收有14萬冊書籍,涵蓋歷史、文化、自然、社會等多方面。其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圖書館簡約而溫暖,也令人印象深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B/M. Hiekel「雅各布和威廉‧格林中心」是柏林洪堡大學的一部分,於2009年落成,包含圖書館和計算機中心兩部分。圖書館位於這座大樓中心部分,其建築師杜德樂(Max Dudler )表示,巨大的場館和特定的設計讓讀者感覺似乎坐在蒼穹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巴伐利亞國立圖書館是一座享譽全球的頂級國際學術圖書館,收藏了1000萬冊書籍,其中也包括16世紀中期的「老古董」。該館在1832年至1843年期間建成,在二戰中幾乎完全被毀,其修復歷經數年。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科隆柯倫巴藝術博物館的圖書室無法與和上面那些圖書館同日而語。然而木製風格牆壁以及可以瞭望科隆老城的完美視野非常適合人們讀書、冥想。這裡有展冊,也有各式各樣的小說、兒童書和藝術書籍。
圖片來源: Kolumba, Köln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