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皮劃艇「教父」任教中國談感受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8月4日

「高速公路上跑驢車」,這是約瑟夫.卡普謝克走馬上任中國皮劃艇隊總教練後最奇特的經歷。這位被中國成為「教父級金牌教練」的德籍捷克人終於在中國找到了新的和獨特的挑戰。

騎著毛驢進北京

在北京城南一棟高樓的第18層公寓房間,卡普謝克指著窗外的一片片建築工地說,「從我的窗子裡望出去就能看到40個起重架。2008奧運會更促進了北京的建築熱。」從雲南到黑龍江,卡普謝克上任後短短四個月裡走遍了中國的皮劃艇訓練基地,中國皮劃艇協會為這位洋教練在中國安排了三個寓所。在從成都到杭州的高速公路上夜行時,卡普謝克看到農民駕著驢車迎面而來,而且是沒有燈游標志。見多識廣的卡普謝克在中國被鎮住了。

今年59歲的卡普謝克是兩德統一後最成功的德國教練,在他擔任德國皮劃艇隊總教練期間,他率隊在四屆奧運會上獲得過17枚金牌,在世錦賽上總共獲得67枚金牌。一九九八年,他被授予德國「十字勳章」。

中國在雅典奧運會上意外奪得男子雙人劃艇500米金牌後,發現了皮劃艇項目這一金牌寶庫,也發現了卡普謝克這位專門打造奧運金牌的金匠。到中國任教的洋教練並不少,但是像卡普謝克這樣一下子就拿到一個三年半合同的卻絕無僅有。中國體育界有一個被稱作「119」的項目,119指的是奧運會田徑、游泳和水上項目的119枚金牌總數,中國希望在北京2008奧運會上從這119枚金牌中至少拿2枚田徑金牌、3枚游泳金牌和5枚劃艇與帆船金牌。

所以,卡普謝克一上任,中國體育局的領導們就開始盤算他會為中國帶來多少枚奧運金牌。卡普謝克不無尖刻地說:「還是先別把騾子當馬騎吧。」在浙江千島湖的淳安水上運動訓練基地,卡普謝克見識了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他說:「房子倒是蓋得挺漂亮,還有個體能訓練館,但是裡面卻又髒又亂,跟馬廄差不多。」因此他上任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大掃除」。人們倒是很聽話,很快訓練場館裡就到處安置了垃圾桶,但是問題又來了:沒人想起來把垃圾桶清空。卡普謝克說:「他們的用意是好的。你缺什麼人家就為你買什麼,可是買來後卻沒人來維修保養。」

訓練時,卡普謝克向中國同行索要系統訓練計劃和量度統計分析表,但是卻沒人能拿出這樣的東西,這讓卡普謝克很惱火。最讓他嘆服的是,中國的皮劃艇運動員訓練時從不使用脈搏測量表。他向中國的運動員叫道:「伙計們,去買幾塊表,就是那種業餘跑步者都戴的測量負荷量的表。你們可是職業運動員啊。」中國的同事還真聽話,第二天就買來一大包帶衛星導航功能的高科技脈搏表。這玩藝太先進了,以至於誰都不知道該怎麼用。

卡普謝克的訓練立竿見影,兩個月後中國皮劃艇隊就在波蘭和德國杜伊斯堡的世界盃上獲得了金銀銅牌各一枚。中國的體育局領導驚其為神人,立即從中國最有名的科研機構調配給他一位高科技助手。這位助手一來,立刻就把什麼都聯成了網路。卡普謝克不得不佩服地說:「同他在一起工作,我連登月的路線都能計算出來了。」

卡普謝克上任後,取消了運動員的每天12公里長跑。他說,「體能最好是在體能訓練館裡進行,速度也不是靠玩命快速劃槳來提高的,而是靠均勻的頻率。中國的皮劃艇運動員大都只有兩到三年的訓練經驗,而德國的頂尖皮劃艇運動員都有著七八年的訓練歷史。離奧運還有三年時間,卡普謝克認為沒有時間來改造那些中國訓練體制培養出來的「肌肉型」選手了。他挑選的是19到20歲的可塑性強的年輕選手,挑選時看重的是型體表現和動作模式在技術上是否合適。卡普謝克有兩名翻譯,但他認為語言仍然是他的最大障礙,不過他很高興他已經能分清手下20多名運動員的名字了。

今年10月全運會後,卡普謝克將重新組建針對奧運會的皮劃艇國家隊,其中將包括50名男子運動員和25名女子運動員,這些人當中的三分之一將有機會參賽奧運。中國有足夠的後備人選。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皮劃艇資格賽上,卡普謝克見到了130名女選手和290名男選手組成的壯觀陣容。在德國,這樣的全國選拔賽只有18名女運動員和58名男運動員參加。卡普謝克說,這些中國運動員的水準雖然還達不到他的要求,中國在這一項目上還不是強國,但是面對這麼龐大的陣容,「那真是一種全新的感受。」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