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亞太:有機遇也需要耐心

2012年11月2日

對於德國企業來說,亞洲不僅是舉足輕重的市場,而且還是重要的生產基地。但在許多國家,要想成功首先需要耐心。第13屆德國經濟亞太會議正在新德里召開,大約700名經濟和政界代表與會。

Titel: Asien Pazifik Konferenz 2012 Ort: Gurgaon, Delhi, Indien Fotograf: DW/Andreas Becker
Asien Pazifik Konferenz 2012圖片來源: DW/Andreas Becker

自從1986年首屆德國經濟亞太會議召開以來,亞太地區的經濟發生了迅猛的增長。本屆會議與會的代表們仍在強調地區發展帶來的機遇。然而,人們對形勢也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因為不是所有的希望都得以實現。

從會議開幕當天的印度媒體報導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德國機場營運商Fraport計劃將其在德裡機場入股的股份出售,並對印度政府提出批評。另一則報導是講大眾汽車公司遇到的問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印度的銷售額暴跌了20%,市場份額從3.5%降低到2.4%。大眾董事會成員哈肯貝格(Ulrich Hackenberg)表示:

"印度市場非常變幻不定。我們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仍在打基礎的階段。我們將長期聚焦這裡的發展。"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 DW/Andreas Becker

印度基礎設施亟待建設

換句話說:在印度做生意,必須得有耐心。當然,在這裡遇到堵車,或者是需要得到可靠的能源供給,都需要耐心。西門子公司總裁羅旭德(Peter Löscher)是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的主席,因此也是本屆會議的東道主:

"最大的挑戰就是這裡基礎設施的落後。改革計劃只是小步前進,建設也停滯不前。"

羅旭德指出,印度目前有大約60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處於停滯狀態。來自南德的機械製造商福伊特(Voith)公司總裁林哈德(Lienhard)就有切身的體會:

"比如說,某個發電廠的項目由於審批遇到問題擱置下來了;或者說,某個客戶不能購買某塊地皮,因為它屬於某種所有權形式;還有可能是訂購的煤炭不能得到合同形式的確認等等。總而言之,這個項目就暫停下來了,與之相關的整個增值鏈條也停滯下來。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問題。"

儘管如此,對於福伊特公司來說,印度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生產基地。目前,該企業在印度擁有1000名雇員,在中國則有3500人之多。亞洲的銷售額佔到其全球總額的28%。

自由貿易是金鑰匙?

目前,中國、印度等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勁頭卻不如預期。德國經濟部長勒斯勒爾(Philipp Rösler)在會上多次敦促實現更為自由的貿易:

"我們需要開放的市場,自由的貿易和公平的競爭。這是亞太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最佳途徑。」

德國經濟部長(左)親自到會圖片來源: DW/Andreas Becker

不過,在這方面德國企業也需要一定的耐心。歐盟已經同印度就設立自由貿易區進行了長達6年的談判,目前還沒有取得突破。韓國的情況就大不一樣。這個出口導向性的東亞國家已經與45個國家簽訂了8部自由貿易協定。曾經擔任過韓國總理、現任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ITA)會長的韓德洙(Han Duk-Soo)指出:

"與韓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國家,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六成。如果把正在談判過程中的貿易夥伴國家也算上的話,這一比例將會升至九成。"

就如同亞太地區的風土人情五花八門一樣,該地區的國家適應時代變化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印度城市發展部長納斯(Kamal Nath)在本次會議上呼籲與會代表對該國的改革進程持理解態度。儘管常常受到批評,但畢竟這裡還有3億人每天的生活費用不到一美元,這是人們不應該忘記的事實。

作者:Andreas Becker 編譯:雨涵

責編:文木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