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藥品短缺問題嚴重:為什麼會這樣?

Stephanie Höppner
2024年10月13日

多年來,德國以及歐盟一直面臨特定藥品的供應瓶頸問題:從抗生素到退燒藥,甚至連生理鹽水都出現短缺,而找到解決方案並非易事。

目前生理鹽水短缺的情況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
目前生理鹽水短缺的情況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圖片來源: Christoph Hardt/Geisler-Fotopre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雖然生理鹽水價格僅為幾分錢,但在德國的醫院和藥店中卻成了稀缺商品。而另一方面,生理鹽水又是做手術、進行傷口沖洗以及輸液的急需和必備品。據北萊茵藥劑師協會(Apothekerverband Nordrhein)會長普賴斯(Thomas Preis)表示,情況在過去幾個月急劇惡化。"藥品短缺問題已經嚴重困擾了醫院數月之久,如今甚至已經波及到門診部。"他在接受《萊茵郵報》(Rheinischen Post)採訪時警告道。

北威州衞生部證實了這一供應短缺問題:"過去幾個月中,北威州乃至全德國的醫院只能獲得大約80%的需求量,最近甚至降到了50%左右。"德國負責監管藥物和醫療製品的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究所(BfArM)預測稱,這種情況可能還將持續數月。

進口中國生產藥物:成本低廉但可能代價高昂圖片來源: Zhu Xudong/dpa/picture alliance

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

近年來,德國已數次遭遇藥品供應瓶頸問題,包括抗生素甚至兒童藥物,其嚴重後果不容忽視:據2024年春季對兒科醫生專業協會成員的一項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為,藥品短缺已經直接影響臨床治療。

此外,根據調查,醫生在治療前不得不先確認哪些藥物可用,這也使得治療過程變得更加冗長複雜。根據德國藥劑師協會統計,目前已有大約500種處方藥物的供應出現問題。

然而藥品短缺問題並非德國獨有。根據歐洲製藥聯盟(PGEU)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歐洲其他一些國家也受藥物短缺影響,瑞典、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多個國家的短缺情況最近有所惡化。

怎樣應對中國這個製藥領域的大玩家?

04:5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從中國和印度進口廉價藥物--但代價是什麼?

造成藥品短缺的原因很複雜,這與當今藥物生產過程變得愈加複雜有關。過去,德國因擁有拜耳(Bayer)、巴斯夫(BASF)、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和BioNTech等大型製藥公司,而一度被稱為"世界藥房"。但如今,生產鏈已被分散至全球各地,這也導致供應鏈變長,供應也更容易受到干擾影響。

如今,大部分藥物在中國和印度生產。那裡不僅薪水較低,環保規定也比歐洲寬松。為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更是採用了大規模生產和壟斷的方式。這就意味著生產規模在擴大的同時,供應商數量卻在減少。伍爾姆斯應用技術大學(Hochschule Worms)供應鏈專家弗朗卡斯教授(David Francas)向德國之聲解釋道:"例如,以前有10家供應商生產退燒糖漿,現在只剩下一個主要供應商了。"

符茲堡大學(Universität Würzburg)藥物和醫學化學專家霍爾茨格拉貝教授(Ulrike Holzgrabe)補充道:"我們現在依賴於少數幾家生產商,如果其中一家出現問題,整個供應鏈都會受到影響。"她解釋道,例如新冠疫情期間上海港口關閉,以及蘇伊士運河阻塞等事件,都會導致貨物無法被送達。

德國人生病了怎麼辦?

04:09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解決方案不易尋

除了生產鏈分散化的問題外,低庫存以及"按需生產"策略(JIT: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產品)都會加劇供應瓶頸問題。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生產鏈的某一環節臨時中斷很難被及時彌補。

然而,恢復藥品庫存的成本很高。倉庫租賃需要成本,而存儲的藥品能否出售還是未知數。原因在於藥品需求的波動極大: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間,因人們普遍佩戴口罩,其他傳染疾病發病率大幅下降,導致對德國製藥公司Infectopharm的產品需求急劇降低,因為滯銷,該公司不得不將昂貴的兒童抗生素糖漿銷毀。但兩年後,需求又再次猛增。

成本問題在仿製藥中尤為突出。仿製藥即所謂的原版藥物的替代品,佔據了基本藥品供應的70%到80%。霍爾茨格拉貝教授表示:"生產這些仿製藥的利潤非常低。"為了降低成本,德國衞生系統多年前引入了藥品折扣合同和其他一些協議,這迫使製造商盡可能壓低成本生產。

這也就是為什麼儘管有很多將生產線遷回歐盟的呼聲,但並不容易被實現的原因。不僅如此,藥品活性成分中的精細化學品生產也是一個問題。"這種生產在我們所制定的環境法規下幾乎不被允許,"霍爾茨格拉貝教授表示。再者,即便將生產線遷回,也無法解決眼下即將到來的冬季藥品短缺問題。供應鏈專家弗朗卡斯表示:"重建生產設施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