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議會新鮮事:用地方語言辯論
2023年3月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2日下午,德國聯邦議院進行的有關保護地方和少數民族語言的一場辯論,可謂"言行一致"。因為好多位議員都用自己的母語--少數民族或地方語言在講台上發言。
會議日程中事先特別強調,希望發言者在這一小時的討論中使用不同於標準德語的"母語"。
3月1日,是《歐洲地方和少數民族語言憲章》生效25周年的日子,德國也是該憲章的成員國。1999年以來,德國正式將丹麥語、弗裡斯蘭語(Friesisch)、索布語(Sorbisch,德國東北部斯拉夫少數民族語言)、羅姆語(Romanes,舊稱吉卜賽語或茨岡語)四種少數民族語言以及德國北部地區使用的低地德語(Plattdeutsch或Niederdeutsch)列為受保護的地方語言,旨在促進其使用和傳承。
在聯邦議院的辯論中,有人用自己的母語或家鄉話發言,並不是第一次。但明確表示希望發言者盡量"南腔北調",還是一件新鮮事。
報名要用自己的語言發言的議員有好幾位,分別來自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南石勒蘇益格選民聯盟(SSW)的議員斯特芬‧賽德勒(Stefan Seidler)則會在發言中使用丹麥語、弗裡斯蘭語和低地德語三種不同語言。SSW是代表德國最北部丹麥裔少數族群利益的黨派,賽德勒則是該黨唯一的聯邦議員,因為根據一項特殊規定,聯邦議院為該黨保留一個席位。
賽德勒說:"在這樣一個時代,尤其重要的是要表明,德國是多元的,是由許多種不同的文化組成的。"
據估計,德國北部共有約250萬居民使用低地德語。它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方言」,而是被視為一種相對獨立的語言,與現代標準德語的基礎——高地德語(Hochdeutsch)相對。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同其他少數族群使用的地方性語言一樣,也受到現代生活方式的衝擊。在公共生活中,地方語言被排擠出了很多領域。在相當一段時間裡,甚至被視為社會進階的阻礙。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地方語言和地域文化認同的傳承保護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北部不少地方,兒童可以在學校和文化機構學習低地德語。丹麥裔和索布族作為德國較為"知名"的少數民族,則一向有較好的條件保護自己的文化和語言。
聯邦議院這場不拘一格的討論,也許會給人們一些意外啟發和喜感。不過對於不熟悉北部方言的德國人來說,低地德語很難懂,少數民族語言就更不用說了。《南德意志報》在討論前一天不無揶揄地寫道,"議會裡的現場速記員們一定會很高興"。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