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汽車與交通德國

德國車企愁雲慘淡 賓士老總抨擊中國「內卷」

德才 商報、德新社
2025年8月12日

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賓士汽車首席執行官康林松將公司利潤下滑歸咎於美國關稅、中國內卷、電動車轉型困難。他認為,中國市場上的降價促銷風氣,正在危害所有參與者。

賓士老總康林松
賓士老總康林松:通過大規模促銷來維持高銷量的定價策略是錯誤的圖片來源: Sepp Spiegl/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汽車廠商近期紛紛發布了業績下滑的消息。賓士汽車最新公佈的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淨利潤僅有27億美元,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61億歐元。賓士汽車的營業額同期也下滑了9%。

賓士首席執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接受8月11日德國《商報》採訪時說,當前公司面臨極其複雜的經營環境,整個行業都處境艱難。他認為,美國關稅、中國市場競爭激烈、電動車轉型期過長是三大原因,「美國決定重塑過去幾十年的全球貿易秩序,這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企業。」

採訪中,康林松還將中國市場的競爭描述為「達爾文式的」,指出有100多家汽車廠商正在中國市場上激烈競爭,「而且在對我們至關重要的高端車型領域,中國人的消費熱情最近幾年非常有限。這些因素疊加,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競爭壓力,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受到波及。中國人稱之為內卷。」

目前,賓士公司每月在中國市場僅銷售約1000輛電動車,遠遠低於一年前的銷量。康林松強調,「與一些競爭對手不同,我們不想不惜一切代價搶佔中國市場份額。我們認為,通過大規模促銷來維持高銷量的定價策略是錯誤的。」

寶馬部分在華生產的車型返銷歐洲時會受到歐盟懲罰性關稅的影響圖片來源: Johannes Neudecker/dpa/picture alliance

寶馬、大眾利潤也下滑

另一家老牌德國車企寶馬近期公佈的業績數字也顯示,公司的第二季度利潤同比暴跌三分之一,利潤率僅為5.4%,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同樣是美國關稅政策。寶馬公司在墨西哥為美國市場生產3系汽車,但是川普已經對從墨西哥進口的汽車加徵27.5%的關稅;川普对鋼、鋁產品加徵50%的關稅也對寶馬造成了影響。此外,寶馬在中國工廠生產的電動Mini,在返銷歐盟本土市場時也會面臨歐盟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的懲罰性關稅。

寶馬公司估計,今年春季的關稅成本高達銷售額的2%;在今年整個上半年,關稅佔銷售額的1.5%,即8.8億歐元。寶馬預計,各種關稅額外負擔將讓公司的全年利潤率降低1.25個百分點。

寶馬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擁有其全球最大工廠,很大程度上覆蓋了美國市場的需求,因此寶馬受川普关稅的衝擊小於其他德國車企。

德國大眾今年上半年的全球交付量小幅上漲1.3%,達到了441萬輛;但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則下滑了2.3%。和賓士、寶馬一樣,大眾在營收額基本穩定的情況下遭遇了利潤縮水:今年上半年,大眾的全球稅前利潤暴跌36%,稅後利潤重挫38%。除了川普的關稅政策,企業內部重組裁員、電動車業務盈利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