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需要「網路部」嗎?

2013年11月17日

德國政府的網路政策應該被賦於更重要的地位,這是各大黨派政治家的共識。人們還計劃設立一個單獨的部委,不過未來「網路部長」的任務是什麼呢?

Besucher der Internetkonferenz Re:publica sitzen am 08.05.2013 in Berlin mit ihren Laptops an einem Tisch. Die Re:publica 13, eine der größten Konferenzen über soziale Medien und die digitale Gesellschaft in Europa, endet heute. Foto: Stephanie Pilick/dp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網路对我們大家來說是一片新天地",德國總理梅克爾此話一出,立即在網民中引起一片譏笑和嘲諷。其實數字化早已進入了德國人的日常生活,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經濟運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對政界來說,有關網路的問題的確仍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因此這方面的專家和活動人士早就呼籲認為,德國需要一個"數字化事務部"。

迄今為止所有涉及數字化的事務屬於文化和媒體部的管理范疇。在那裡,傳統上官員們主要關心的是歌劇院和文化節等。網路一直沒有被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現在就連保守派陣營都傳出了建立互網路部的呼聲。聯盟黨青年組織"青年聯盟"(Junge Union)的領導人米斯菲爾德(Philipp Mißfeld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人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對網路持懷疑和拒絕態度的人,而是一個認識到其創造性和機會的人。

"最遲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竊聽醜聞曝光之時,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一個關係到這個國家未來競爭能力的核心問題。"社民黨聯邦議院黨團網路政策發言人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說,"必須有人關心這件事。"在所有黨派裡,都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米斯菲爾德指出,這與其說是一個因黨派歸屬而異的問題,不如說是一個因年齡而看法不同的問題。

網路-梅克爾的新天地?圖片來源: AP

談判數字化議程

在正在進行的大聯合政府談判中,一個名為"數字化議程"的工作小組專門討論未來政府應採取怎樣的網路戰略。其中一個建議是,在議會設立一個負責網路政策問題的委員會。但克林拜爾承認,至於什麼樣的機構能更好地推動網路政策,工作小組還無法給出具體建議。是在總理府下增設一位國務部長,還是新建一個網路部?這還得由基民盟、基社盟及社民黨的主席來決定。

工作小組已經在一些問題上取得了一致。例如應該擴建寬頻網路,使其覆蓋全德國,即讓每個家庭都能用上快速網線;為獨立的WLAN無線網路服務商提供法律保護;以及保障網路的中立性。其中最後一點在很長時間裡都是聯盟黨和社民黨之間的一個爭議話題。網路的中立性,即對網路中的所有數據都一視同仁,不存在歧視,也沒有優先。不過克林拜爾承認,能否有足夠的資金擴建寬頻網,還是個未知數,"這還都要視資金而定。"

爭議焦點:數據存儲

儘管談判雙方都認為網路政策應該得到更多重視,但在數據保護問題上雙方仍存在分歧,一個爭議焦點即是通訊數據存儲。以基社盟籍的內政部長弗裡德裡希(Hans-Peter Friedrich)為代表的保守派陣營中不斷傳出要求加強監控的呼籲。

網路政策爭議點-通訊數據存儲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尤其在前情報部門雇員斯諾登曝光美國在全球大範圍監控數字通訊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包括網路活躍分子貝克達爾(Markus Beckedahl)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們想要的是對網路更多的監控,好讓我們自己的情報部門更有效地監控一切?還是保障憲法規定的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這也是每個政府份內的工作。"貝克達爾曾是德國聯邦政府"網路和數字社會"調查委員會的顧問,該委員會由17名專家和17名議員組成,在三年之間裡撰寫了一份2000頁的報告,包括具體的政策建議。其中的一些將在聯合政府談判中進行討論。

未來的政府會采納哪些建議,還未可知。但很清楚的是,數字化生活早已不是什麼"新天地"。數字化議題或許也需要一場年輕人的運動,來推動政治上的變化,就像當年的環保運動一樣。或許是在2009年的選舉中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績的海盜黨促使人們開始轉變思維,就像1983年脫穎而出的的綠黨。對許多年輕的政治家來說,網路早已不是未曾涉足的新領地。"我們並不是不喜歡出頭露面的網蟲",35歲的克林拜爾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渡時期:"我們必須繼續鬥爭。"

作者:Vera Kern 編譯:葉宣

責編:張筠青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