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高失業率成怪圈,執政黨面臨巨大壓力

當遠2005年3月2日

德國在今年二月一共有520萬失業人口。德國總理施羅德稱,這一統計數字讓人感到壓抑。德國政府對這一數字並沒有神奇配方。可以肯定的是,德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肯定還是德國內政的中心議題。

聯邦勞動局改革也沒能解決問題圖片來源: dpa

德國失業人口超過了500萬,也就是說,在適齡的工作人口中有超過12%的人沒有工作。在東部某些地區,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待崗的。失業這一問題已經搞無疑問地成為德國內政的頭條話題。誰能夠成功地創造就業機會,為勞動者提供工作,誰才能獲得人民的信任,獲得選民的支持。

誰要是想更改這一現實,必須要尋找問題的原因。現在失業率高居不下的一個原因是在兩德統一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人們有些忘乎所以。當時人們希望德國東部能夠迅速趕上西部的生活水準,讓人產生了在很短時間內無法滿足的慾望。

在經濟發展減緩的時候,各個企業開始降低成本,以保障企業盈利。裁員是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失業率上升導致社會保障體系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樣,國家必須提高對社會保障體系的補貼,從而降低了投資的金額。高額的社會保障金是勞動力價格高的重要原因,於是,很多企業將他們的就業崗位轉移到了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外國。

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擔心丟掉飯碗,於是每一個當家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會採取同樣的方法,即存錢。這樣隨之而產生的消費低迷導致德國國內市場無法得到刺激,雖然德國的出口保持了強勁的勢頭。這導致對今年經濟增長的估計略微高於為1%。

經濟低速增長無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只有經濟增長超過2.5%,創造就業才會成為可能。由於失業率高,國家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補貼失業保險。經濟增長緩慢影響國庫收入。也就是說,國家在撥錢的時候只有很小的迴旋餘地。說白了,現在情況很糟糕,而且還將繼續如此糟糕。

想要從這個怪圈中找到出路,除非德國人增加對未來的信心。德國人必須相信現在不用積蓄,而是可以踏踏實實地消費。企業必須抓住現在的市場機會,加緊投資,只有企業利潤增加了,才能創造就業機會。國家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例如減少官僚主義作風,將稅法簡單化。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性動力根本不可能來自國家,而應該來自國人。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