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11 德班氣候會議
2011年12月4日
德國聯邦環境部長諾伯特‧羅特根(Norbert Röttgen )預計德班世界氣候會議不會有重大進展。因為簽署一個新的全球氣候條約,將溫度上升限制在最多兩攝氏度以內的提案受到太多的阻力。羅特根在聯邦議院就氣候會議舉行的一次辯論會上說,"問題是,中國、美國和印度等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國不願意成為在國際上受約束的國家"
京都議定書之後前景如何?
2012年年底,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規定了約束性指標的京都議定書將到期。關於簽署新的協議,讓更多的國家參與和擴大約束力的提案遇到極大阻力。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會議上,讓所有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國加入新條約的嘗試也遭到失敗。
去年的坎昆會議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棘手的問題取得突破,在一些重要領域出現進展。但是仍然缺少一個確定了"減排目標"的具有約束力的文件。由於這些挫折,聯合國氣候會議的可信度已經受到影響。
尋找共同點
德國環境部長羅特根為德班談判準備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第二解決方案:為下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制定一個時間表。羅特根說, " 我們的目標是將新興工業國家和美國等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納入這個時間表。"
羅特根警告要避免出現京都議定書的新版本。加拿大、俄羅斯和日本已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而美國和新興工業國家都沒有加入該協議。因此羅特根認為, "京都II協議只涵蓋全球15%的排放量,更顯國際努力的不足"。
不再是氣候保護的楷模?
聯邦政府已訂下目標,到2020年減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聯邦議院中的反對黨批評說,這個目標估計是錯誤的。在歐盟內部,德國也為更嚴格的氣候保護目標施加了足夠的壓力。社民黨政治家施瓦布說,"德國曾經是氣候保護的先鋒,現在卻成為歐盟的減速器。"綠黨政治家赫恩則批評聯邦政府在德班的談判中缺乏新的思路和倡議。
作者:Nina Werkhäuser 編譯:李京慧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