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FAZ) 發表題為"中國辛辣的諷刺"的評論。文章開門見山地指出,
新冠疫情讓人經歷一個辛辣的諷刺,先是湖北省和北京的領導層試圖掩蓋事實的真相,知情而不通報,導致封城封省。
"而現在,作為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主席,卻以成功的抗危機領導者形象示人,讓世界學習中國的榜樣:他向歐洲發送醫療救援物資,同他的總理一道,跟各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通電話,比如跟法國總統馬克宏通話。他告訴馬克宏,應該舉行一次抗新冠肺炎的G20峰會,協調各國的行動。該建議本身挑不出毛病,這場疫情暴露出的國際合作的缺失,可以說比比皆是。正是如此,俄羅斯和中國向義大利派遣醫療人員和運送援救物資的行為才尤為受到關注。"
文章認為,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抽身而去,形成了這一空缺。
"美國總統只顧自己,對外部世界,他沒有留下關注的時間。即便召開G7影片峰會,他也表現出很不情願,需要再三催促。這一切中國領導層看在眼裡。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時,美國扮演了擔當者的角色,如今,中國在世界經濟領域佔有的比重更為擴大,在地緣政治中更為自信,順勢進入抗新冠危機的領導角色。
評論最後寫道:"如果美國將以往的全球秩序和西方的優勢統統簡化為'美國優先',並相信在單邊主義和撤退中找到了靈丹妙藥,那麼現在出現的情形便是後果:別人乘虛而入,而且還將發號施令。"
時代線上:湖北解禁
《時代線上》(Zeit online)注意到中國疫情中心湖北省以及武漢市即將解禁的消息。該省兩個月來大約6000萬人進入隔離狀態,武漢市的封城措施最嚴格,數百萬居民連續多個星期不允許離開住宅、上街活動。
"疫情爆發後,上周第一次沒有本地確診的新感染病例。周二,中國公佈了78個新確診的新冠病例,其中74個來自海外,他們在國外被感染後回到中國。"
武漢火車站正在進行消毒,為解禁做準備圖片來源: Reuters "為避免境外輸入的新冠病例傳染其他人,今後所有抵達首都北京的人無例外進行新冠病毒的檢測。該措施從周三起開始實施,適用所有從國外抵達北京的人,包括那些從北京轉機的人。"
報導援引中國衛健部門的數據,"迄今共有427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而新冠肺炎總共造成3277人喪生,中國大陸共有81171人確診感染,其中超過73000人康復。"
北威州收到中方捐贈口罩
《快報》(Expresse)報導中國三一重工向德國疫情最嚴重的北威州捐獻了50000只口罩。可這50000只口罩怎麼分配成了問題。個人沒有份兒。它們只分給跟疫情直接做鬥爭的那些前線機構。
"最大的份額即20000只口罩分給艾森市的消防隊,他們將把這些物資繼續分到護理單位。許多護理機構一直抱怨工作人員缺乏防護裝置。還有2000只口罩分到貝德堡縣,那裡也是三一重工在歐洲的總部所在地。"
"Siegen-Wittgenstein縣周二發表消息,他們在中國的姊妹城市四川省德陽市捐贈的1萬只口罩已經上路。具有400萬人口的德陽市市長在寫給Siegen-Wittgenstein縣縣長的信裡寫道,雖然新冠病毒在全球擴散,但我們的友誼不可動搖。"
目前新冠病毒幾乎佔據了全球公眾的注意力。但從致死率看,新冠病毒和SARS等冠狀病毒,對人類的生命安全來說並不是最危險的病毒。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10種病毒更加致命。
最危險的病毒是馬爾堡病毒。它的名字來自德國拉恩河畔一個田園牧歌般的小鎮——但是這個小鎮與病毒本身沒有任何關係。馬爾堡病毒是一種出血熱病毒。與埃博拉病毒一樣,馬爾堡病毒引發抽搐以及粘膜、皮膚和器官出血。它的致死率高達90%。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CDC埃博拉病毒有五個屬種,分別以五個非洲國家和地區命名:扎伊爾、蘇丹、塔伊森林、本迪布焦和雷斯頓。扎伊爾埃博拉病毒最為致命,死亡率為90%。它目前在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裡亞以及其他地區傳播。科學家認為,可能是果蝠將扎伊爾埃博拉病毒帶入了城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IRC/B. Wise漢坦病毒包含了幾種類型的病毒。它的名字來自韓國漢坦河。1950年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士兵被認為最早在那附近感染上這種病毒。症狀包括肺部疾病、發燒和腎衰竭。
圖片來源: REUTERS不同種屬的禽流感病毒經常性地引起恐慌——這可以理解,因為其致死率高達70%。但實際上,人們最為熟悉的H5N1禽流感的風險非常低。只有直接接觸過家禽的人才能被感染。這就是大多數病例出現在亞洲的原因,因為不少亞洲人家裡養雞。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P. Bronstein奈及利亞的一名護士是第一個拉沙病毒感染者。該病毒是由齧齒動物傳播。它可能成為地方性流行疾病——這意味著該病毒發生在一些特定地區,例如在非洲西部,並且反復出現。科學家認為,非洲西部15%的齧齒動物都攜帶有這種病毒。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胡寧病毒可引致阿根廷出血熱。該病毒感染者將出現組織發炎、敗血症和皮膚出血。問題在於,這些都屬於常見症狀,因此難以在第一時間覺察或者確認該病毒的感染。
圖片來源: Shoib Tanha Shokra克裡米亞-剛果發熱病毒是由蜱蟲傳播的。它的致病方式類似於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在感染的第一天,患者的面部、嘴巴和咽喉出現針狀出血。
圖片來源: Imago/blickwinkel/F. Hecker馬丘波病毒會引發玻利維亞出血熱(也稱為黑斑疹傷寒)。感染該病毒會出現高燒,並伴有大量出血。它的致病方式類似於胡寧病毒。該病毒可以人傳人,而齧齒動物經常攜帶它。
圖片來源: AFP/University of Richmond科學家於1955年在印度西南海岸的林地中發現了科薩努爾森林病毒。它是由蜱蟲傳播的,但是科學家表示很難確定其源頭,通常認為老鼠、鳥類和野豬可能是宿主。感染者出現高燒、劇烈頭痛和肌肉疼痛並出血。
圖片來源: Imago登革熱一直威脅著人類。如果你打算去熱帶地區渡假,最好瞭解一下登革熱的訊息。登革熱通過蚊蟲傳播,在泰國和印度等國的熱門渡假勝地,每年影響到5千萬到1億人。但是,對於居住在受登革熱威脅的地區的20億人口來說,這更是一個問題。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D. Ardian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