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人又回來了

2023年1月25日

中國放開邊境管控之後,來德國招商引資的各類代表團變得越來越多。顯然,「與世隔絕」三年之後,中國方面對重新推動德中經濟合作熱情很高,相比之下,德國方面的興趣則似乎有所降溫。

Flughafen Frankfurt Corona-Testzentrum
圖片來源: Boris Roessl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報導稱,12月初,北京宣佈放棄"清零政策"後,中國各地方政府展開了一場前往境外招商的比賽。而德國,則是中國招商引資的一個重點國家。這篇題為《中國人又回來了》的文章寫道:

"同外界交流的慾望顯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強力支持。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曾多次強調,中國會繼續向外國投資者以及國際貿易開放門戶。前不久,中國不得不承認2022年是過去幾十年來經濟增幅最低的一年,而出口受到的衝擊最大,這使得中國政府目前面臨著極大的壓力。

從中國人高漲出國熱情中受益最大的德國城市,非法蘭克福莫屬。法蘭克福市工商會中國中心負責人杜奈( Veronique Dunai)表示,一月中旬至二月中旬之間,至少會有來自十個中國省份的12支代表團前來該市訪問。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國代表團來訪的時機恰逢中國的春節假期期間,其重要程度堪比德國人的聖誕節。基於法蘭克福機場的原因,中國代表團出訪歐洲,通常都會選擇法蘭克福作為起點或終點。

慕尼黑的中國訪客則還沒有那麼多。慕尼黑市行政部門表示,他們只知道12月來過一支來自太倉和蘇州的代表團,巴伐利亞夥伴省份山東代表團會在一月份到訪,其他一些代表團則只是表達了來訪的'意向','目前還看不出中國代表團數量激增的勢頭。'"

報導指出,鑑於德中雙方仍有一些限制性的簽證政策以及航班數量也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來德國進行商務訪問仍需克服重重困難。

"相關企業、聯合會以及中國媒體都宣稱,德國方面對同中國開展經濟合作興趣極大,但德國商會去年12月對在華德企開展的一項民調卻描繪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畫面:58%的受訪企業表示,同其他市場相比,中國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已經開始下降。德國商會的報告稱:'商業信心已經跌入歷史低谷。'

慕尼黑工商會部門負責人昂格爾鮑爾( Christoph Angerbauer)也表示,更多的德國企業開始抱持觀望態度。他認為,北京同西方緊張的政治關係,令一些企業開始重新評估中國業務的風險。

德中貿易關係恢復正常化,還需要一段時間。新冠疫情令很多計劃被迫推遲,現在需要重新啟動。官方稱之為中國境內首座外國獨立大學的'海南比勒菲爾德應用大學'項目,按原定計劃本應於2021年就開始教學。比勒菲爾德應用大學一名發言人現在表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這座高校將於2023年秋季正式開學。"

德國經濟研究所:大企業對中國的高度依賴,會影響政府的決策空間。圖片來源: DW

德國經濟研究所新近發布的一項調研顯示,總體而言,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嚴重,但個別大型企業的確已經難以離開中國市場。《商報》寫道:

"德國經濟研究所專家認為,大眾、賓士以及寶馬等德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仍然是一件值得警覺的事情。德國經濟研究所全球及地區市場部主任Jürgen Matthes 表示:'如此之高的經濟依賴也會讓政界的活動空間受到影響。'中國已經多次展示,他們會毫無顧忌地利用經濟依賴,去影響德國政府的決策。德國政府也持類似的觀點。

Jürgen Matthes 警告說:'企業應對地緣政治風險進行評估,比如設想台灣遭到侵略的情景。'企業應當做到,即使發生最糟糕情況,企業也不至於因此破產,更不需要國家出手挽救。

對於個別企業對中國的高度依賴,德國政府也持批評態度。在重新定位對華關係的過程中,政府也制定了相應措施,以減少納稅人的風險。十一月開始,提供所謂對外投資國家擔保的條件已被進一步收緊。這項擔保的目的是國家為德國企業在風險市場投資時提供金融及政治層面上的安全保障。新規定為單個國家提供國家擔保的數量制定了上限,以避免風險'高度集中'。"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