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人想做什麼?

嚴嚴 摘譯
2017年9月30日

中國希望通過電動車徹底顛覆全球汽車市場。只是中國人自己並沒有被說服。德媒指出,儘管有周密的計劃和高額投資,但中國至今尚未成功打造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汽車產業。《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中國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中的標桿作用。

China - Elektroautofabri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W. Jilin

德語媒體:中國人想做什麼?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刊發題為"顧客在招手(Der Kunde winkt ab)"的文章指出,"去年,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電動汽車的銷量佔據全球第一。比亞迪是電動車行業發展的先驅,按著中國經濟規劃者的意願,比亞迪應帶領中國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領先者。比亞迪集團的發言人約翰‧加巴拉(John Gabarra)認為,對全球汽車集團來說,現在重要的是準確瞭解,中國人想做什麼。"

"中國希望全面普及電動汽車,政府長期以來引入補貼制度,激勵措施和相關法規。最近幾年,電動汽車的購買者可獲得最多1萬歐元補貼。但更重要的是電動車上牌照的問題:在中國誰想給汽車上牌照,必須搖號。在北京,搖中的幾率是800分之一。"

作者筆鋒一轉寫道,"但電動汽車的購買者只需到辦證處辦理,然後免費得到一個綠色牌照。為讓民眾購買電動車,政府施行一個強有力的措施。"

"這一政策對國外汽車企業施加巨大壓力。迄今,還沒有一家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獨自推出了電動汽車。到目前為止,只有戴姆勒稍作嘗試,與比亞迪合作推出了豪華運動款電動汽車--騰勢(Denza )。"

文章接著寫道,"中國政府堅定的致力於其目標。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最近宣佈,中國確定啟動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很快就要到來。汽車製造商估計時間將在2040年左右。原因很簡單:中國城市令人窒息的霧霾。該國幾乎完全依賴石油進口。儘管經過周密的計劃和高額投資,但中國至今尚未成功打造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汽車產業。"

文章還指出,"另一方面,對於是否能讓更多中國人購買國產電動汽車這一問題,即使顧客仍表現出興趣不大,政府可能會繼續發揮作用,向傳統供應商如包括德國大眾在內施加壓力。"

據27日中國在工業和訊息化部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通告,將在2018年4月1日起施行《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並且從2019年度開始對各汽車製造商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此前,中國政府計劃從2018年起實施電動車積分制。要求所有車企的電動車銷售比例必須達到8%,以後逐年提高。這一計劃遭到了眾多歐美車企的反對。

文章就此寫道,"拿比亞迪來說,目前仍缺乏純電動車的私人購買者,其客戶群只是計程車行業。對私人客戶群來說,大多數城市路面上跑的新能源汽車只是混合動力的,純電動車的牌照還綽綽有餘。"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Y. Jianfeng

工業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

《法蘭克福匯報》聚焦未來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該報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最近幾年人們談到工業機器人這一話題時,總有一個共同點:越來越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通過新的數據和預測證實了這一趨勢。"

"該組織透露,增長率仍然很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生產大力推動了新安裝機器人的產量,而中國是這一領域的標桿。"

"2017年,亞洲-澳洲地区在機器人安裝量方面比去年增加了21%。而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機器人安裝量增加了16%,歐洲增長8%。然而,中國在這一尤其高增長的區域創出新的紀錄。"

文章指出,"大多數工業機器人是在中國安裝的。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估計,2020年將有95萬台其機器人在中國投入使用。相比之下:全歐洲屆時將使用約61萬台機器人。到2020年,整個亞洲約有190萬台機器人投入工作,這幾乎等於2016年全球機器人的數量。"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觀點或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