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病」與「網路+」的限制

苗子(編譯)2015年8月24日

《南德意志報》與《法蘭克福匯報》紛紛關注中國經濟的走向。繁榮業已結束,還是出現網路时代的一線曙光?

Shanghai Skyline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J. Eisel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中國病」(Chinesische Krankheit)。文章寫道:

「幾年前,人們無須對世界經濟有任何擔心,因為有新興國家。無論西方工業國家經歷怎樣的風暴,總有可以依靠的:中國、巴西等崛起中經濟體的經濟繁榮。這些國家對'德國製造'有需求,儘管2008年世界陷入30年代以來最嚴重經濟危機。沒幾年,深受債務危機捆綁的歐洲再次陷入衰退,情況也是如此。亞洲和南美的崛起中國家為西方纏裹傷口。

「但如今,突然之間,新興國家的繁榮結束了,--這也對西方形成威脅。特別是中國,壞消息接踵而至。人民共和國的經濟比政權宣稱的還要糟。因此,到年底,最急迫的問題不是7%的增長目標按官方說法是否達到,而是有百分之幾是虛報的。由於中國的工廠對補給和來自其它門檻國家的原材料需求減少,巴西等經濟體也出現萎縮。西方經歷的不是個別國家的走弱,而是新興國家的整體走弱。這對於像奧迪這樣中國銷量佔三分之一的出口企業而言,是一個咒詛。」

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生產商聯想近日大規模裁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ing Wei

《法蘭克福星期日匯報》發表長文「理解中國"(China verstehen)。文章引言寫道:中國令世界摒住呼吸。但該國並未面臨窮途末路:到處都有生機勃勃的網路企業建造中國的未來。

「相信中國經濟增長官方數字的人少了,--在外國和中國國內都是如此。不單是鋼鐵工業,連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生產商北京的聯想都出現大規模裁員。據報導,該國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中國民眾在網上嘲諷說,統計局是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這是一場結構轉型:就在三年前,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政府向基建項目和住宅建設注資約5億歐元,以維持經濟增長。

「當時,工業還佔中國經濟的大半壁江山。如今,服務業領域的產值在中國已佔到接近一半,在德國佔七成。北京希望這一佔比繼續上升。總理李克強稱之為『網路+』,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依託:金融、醫療、教育--所有這些領域在中國都不夠先進。這些都要借助網路迅速增長。共產黨的官方喉舌《人民日報》寫道:數字化對中國一如歷史上工業革命對歐洲那樣重要。

「與此同時,政府繼續收緊網路自由。上國外網站的速度非常之慢。...上海(網路)企業家哈裡‧王估計,由此造成的效率損失可達五分之一。」

「這就是矛盾之處:一個專制政權是否給經濟發展設限。」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