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的恐懼

達揚(摘編)
2018年7月26日

在中美貿易衝突中,中國媒體一度曾非常高調,聲稱要和美國「戰鬥到底」。但《時代》周報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宣傳機器在貿易戰問題上變得溫和低調了許多。

Symbolbild Handelskrieg USA und China mit Dollar- und Yuan-Geldschei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官方的英文"中國環球電視網"上周五推出了一個宣傳影片,一粒卡通大豆說:"我是大豆,我雖然小,但卻非常重要。"影片顯然是要告訴美國農民: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如果中國在貿易戰中失敗了,你們也就失敗了。德國《時代》周報題為《中國的恐懼》的文章接著寫道:

"這段影片是北京新公關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改變迄今為止強硬好鬥的形象,而轉為分化對方。直到今年六月,中國國家主席的態度還很強硬,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習近平在會晤西方公司總裁時曾說,'我們的文化裡講究以牙還牙'。在第一個關稅回合中,美國對340億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中國也立即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施加關稅。不過,在此之後,中國官媒突然變得低調了許多。

上周五,川普声稱將對全部五千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中國媒體竟然連續幾天不予報導。前不久曝光的一份宣傳指令中明確規定,不準在標題裡使用"貿易戰",不要突出報導這個主題,更不能對川普进行人身攻擊。"

《世界報》採訪的專家均認為,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此前的強硬態度不但沒有達到目的,而且還令政府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該報寫道:"

"長期以來,習近平一直認為川普种種好戰言論只是虛張聲勢。佛羅裡達峰会后,川普对他和習的'偉大友誼'贊不絕口,他的女兒伊凡卡獲得了在華經營許可,川普女婿家族也開始同北京洽談投資生意。一旦貿易戰引發經濟危機,習近平的政治地位就可能受到威脅:這位不久前還被誇贊為外交天才的中國國家主席,就有可能成為滿盤皆輸的外行。以牙還牙的戰略顯然無法奏效: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要比中國進口美國的產品多三倍。

懲罰性關稅造成的直接損失非常有限。按照各國際銀行的估算,即便川普在八月底如期對另外兩千億美元的產品增收關稅,對本年度中國經濟的衝擊也只有0.3%。畢竟中國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已經降低了很多。相比之下,貿易戰帶來的心理衝擊則更為危險,可能會讓本已處境堪憂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中國民航局周四稱,截至7月25日限定日期,涉及對台灣"表述不當"的全部44家外國航空公司都已經進行了整改。《南德意志報》以《飛往台灣的最後航班》為題報導了這一發展。文章寫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此又贏得了一場戰役,而作為亞洲最具活力的民主政體,台灣變得更加隱形了。

乍看起來,這只是一個名稱問題。以前各大航空公司網站目的地一欄都會有'台灣'選項,現在該選項變成了中國台灣。漢莎航空公司幾個月前就進行了上述修改,從而成為最早滿足中方要求的外國航空公司之一。對北京的宣傳機器來說,這項修改意義極其重大:事關中國的統一大業。在共產黨中國看來,台灣並不是一個獨立政體,更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是即將實現統一的大中國的一部分。"

大部分國際航空公司已經按照中方要求改變了對台灣的稱謂。圖片來源: jal.co.jp

《南德意志報》寫道,今年四月當中國官方要求外國航空公司更改台灣稱謂時,白宮曾予以強硬回應。稱中方的要求是"奧維爾式的胡言亂語"。然而,最終的結果還是中國佔了上風。畢竟航空公司要做生意,而中國有望在兩年之內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該報接著寫道:

"國際航空公司之前,就已有其它公司遭遇名稱之爭:時裝品牌颯拉和連鎖飯店萬豪的網站和APP都曾受到中方關閉一周的處罰,理由是他們將台灣和香港單列為國家。名稱之爭只是北京強硬路線的一個組成部分,北京試圖在國際上孤立台灣,消滅台灣的國際存在感。中國前不久成功同布吉納法索和多明尼加共和國建交,使得台灣的邦交國只剩下18個。而其中最重要的國家梵蒂岡可能也會在近期內拋棄台灣:梵蒂岡非常希望同北京達成協議,以便建立起同中國境內天主教徒的聯絡渠道。"

 

[摘編自其他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