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的新角色

文木(摘編)2016年2月27日

剛剛落幕的G20峰會吸引了《商報》的目光。該媒體指出,中國在G20中扮演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北京不再是增長動力,而成了一個不穩定因素。" 《法蘭克福匯報》則注意到北京取消封閉式小區的計劃。

G20-Gipfel in Schanghai
圖片來源: Reuters/A. S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姜建清早已習慣自己公眾人物的身份。他擔任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10年有餘。他說的話很有份量。"《商報》周六(2月27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文章接著提到了姜建清在G20峰會期間的講話,這名銀行高層人員承認感到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同時他也發出指責:"個別投機力量趁勢唱空中國,期望從人民幣貶值中獲利。"文章指出,批評針對的是索羅斯(George Soros),這名曾於1992年成功做空英鎊後狂撈巨金的投資者今年年初在達沃斯論壇上稱"中國經濟的硬著陸不可避免"。

作者寫道:"中國的銀行家和政治人物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新角色。G20一開始關注的問題是全球危機,之後是對歐元區危機的擔憂,在這些問題上,希望中國出手相助的需求始終存在。但是,北京突然不再是出資人和安全的保障,而成了一個不穩因素。"

題目為《中國成為不穩定因素》(China als Unsicherheitsfaktor)的文章指出:"以前中國是G20的增長動力。但是中國強勁的增長已不復存在。這次G20峰會,北京必須讓人信服,中國經濟並沒有失控。"

文章指出,中國的主要目標是刺激內需,減少對投資的依賴:"儘管去年經濟增長已降到二十年最低水準,北京依然表示結構性改革進展順利。但是中國的這種信心卻不能在國際上得到共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強調,中國面對著嚴峻的挑戰。結構性改革必須打開金融市場,減少對債務的依賴。北京雖然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面臨的挑戰依舊十分嚴峻。"

改善交通靠拆牆?

"中國的城市規劃部門毫無預兆地掀起了小變革,這個計劃給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都帶來影響。"《法蘭克福匯報》一篇文章關注到中國取消封閉住宅小區的計劃,文章寫道:"中國政府給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城市交通的需要。……據稱,車輛流通過於緩慢的原因是許多小區和胡同阻塞了公共交通網路。另外,打開封閉小區有利於建設地鐵等交通工具。這個舉措還能緩解空氣污染。北京因此可以打造5條通風廊道,吹走工業和汽車尾氣造成的對身體有害的霧霾。"作者Petra Kolonko指出,這個決定遭到了許多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彈:"一些人在網上表達了強烈的不滿,這在中國來說很不尋常。數千網民提出抗議,認為打開封閉小區弊大於利。新浪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76%的被調人都持反對意見。大多數人覺得打開封閉式小區增加了安全隱患。人們尤其擔憂孩子在公共空間的安全問題。"

"封閉住宅小區"政策引起公眾輿論的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Reuters/K. Kyung-Hoon

標題為《得拆牆》(Die Mauern sollen fallen)的文章寫道,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那些在高樓大廈購買了私人住房的人們以及在郊區守衛森嚴的封閉式小區中擁有單戶住宅的居民。他們認為當時買房的時候,小區街道的使用權和綠地的使用權都包括在購房資金在內:"這可能是些讓人棘手的訴訟案件。甚至最高法院都已介入並且做出承諾,將會密切關注計劃落實的全過程要依法進行。"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