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走向自我封閉

葉宣(摘編)
2020年7月14日

有德媒評論認為,新冠疫情和與國際社會的外交齟齬,加速了中國自我封閉的步伐。香港國安法給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將造成怎樣的影響,也仍是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

China Explosion in Hafenstadt Tianjin
圖片來源: Reuters/D. Sagolj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歐盟各國未能就這一備受爭議的法律形成一致立場。《商報》報導,本周一的歐盟外長會議上,未能就歐盟對華的統一路線達成一致。雖然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博萊利(Josep Borrell)表示,"這將對我們的關係造成影響",然而不出預料的是:

"北京卻並沒有面對太多的後果。'我們今天做出決定,開展一項有針對性的行動,來支持公民社會',博萊利說。他舉例說,可以讓香港公民更方便入境(歐盟)或提供獎學金。做出不制裁的決定並不令人意外,'中國會對我們採取反制措施,這給我們帶來的損失將超過我們的制裁所能達到的程度',歐盟議會議員加勒(Michael Gahler,基民盟)說。現在,有個別歐盟國家打算在本國層面推出措施對香港的反對派提供支持。'歐洲不應該坐視不管'奧地利外長莎倫貝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在布魯塞爾說。"

文章在介紹了港版國安法的背景後寫道:

"在國際上,中國的做法已經引來了激烈的批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之為'對所有國家的冒犯',澳洲和加拿大警告本國公民不要前往香港,德國政府也提醒國民要格外小心。

香港企業表現出憂慮。本周一公佈的一項香港美國商會的問卷調查顯示,68%的受訪企業表示,目前對國安法的擔憂甚於一個月前。多數企業表示,感覺國安法比之前所設想的更為嚴厲。"

比想像中更嚴厲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W. Siawillie Siau

自力更生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題為"中國危險的封閉"(Chinas gefährliche Isolation)的經濟社評指出,中國的專制統治在國外日益面對反彈,因此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

"中國關閉了大門。自新冠疫情之初開始實施的禁止外國人入境的規定依然有效,雖然歐盟表示可以重新允許中國人入境--如果中國能對歐盟公民開放入境的話,但幾乎沒有跡象顯示會這樣。(中國)政府對日益顯著的本國政治和經濟的孤立沒有表現出憂慮。在布魯塞爾和柏林,人們則將旨在讓歐盟企業獲得與中國企業同等權利的(歐中)投資協議的難產歸咎於北京方面缺乏意願。"

文章指出,面對美國基於新疆侵犯人權推出的制裁和英國對港版國安法的反應,北京祭出了反制措施,體現了一段時間以來人們所反復提及的"戰狼外交"的特色。作者接著寫道:

"融入世界貿易讓這個一度貧窮的國家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造就了一批世界水準的高科技企業。中國政府早就認識到,中國要進一步崛起,必須開發本國內部市場。"

"中國堅信,美國要遏制中國的崛起,因此北京把自己封閉了起來。西方國家企業在考慮讓自己的供貨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在此背景下,中國領導層中頗具影響力的一部分人愈發相信,只有國內市場的增長才能讓中國重返昔日的輝煌。華為等企業在內部已經就退出西方市場進行了推演。北京似乎確信,擁有14億人口的國內市場足以維系經濟。"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