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美核談」標誌著關係解凍?

2023年11月10日

中美在「拜習會」前進行了軍控對話,《慕尼黑水星報》指出,這表明雙方都希望管理衝突以免擦槍走火,標誌著中美關係解凍。《商報》則認為,美中「熊貓外交」時代終結可被視為雙邊關係的進一步挫折。

Symbolbild Flaggen China USA
圖片來源: Andy Wong/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舉行會晤之前,中美罕見就核軍控問題舉行會談,這是否能解讀為中美關係融冰的跡象?《慕尼黑水星報》在題為「核談話標誌著中美關係解凍」一文中寫道:「有時許多小事會構成一種趨勢。中美之間的核對話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塊基石,表明雙方都希望認真管理衝突,以避免衝突失控。就在幾個月前,中美就核武庫舉行談話還是不可想像的。」

美國國務院負責軍備控制的助理國務卿斯圖爾特(Mallory Stewart)與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孫曉波11月6日在華盛頓舉行了軍控與防擴散磋商。美國國務院稱,雙方進行了「坦誠和深入的討論」,美方呼籲中國在核領域提高透明度,並在核武及太空領域「做出實質性承諾,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管理和降低戰略風險」。

文章指出,此類會談的性質決定了它不會傳出激動人心的具體細節。「然而,由於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拒絕與美國就其核武庫問題進行談判,此次會談無論達成何種程度的協議,都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目前最起碼的目標是兩個超級大國和平共處。這是因為這兩個高度武裝的超級大國目前的關係非常脆弱,任何破壞都具有危險性。」

文章接著寫道,美中正為拜習會進行最後沖刺。「近幾個月來,中美關係在緩和與升級之間反復波動。多位美國部長前往北京會談。但在這一階段屢屢受挫,例如雙方的戰鬥機在南海上空險些相撞。不過,目前雙方共存的意願似乎愈發強烈。」

文章提到,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如前在新加坡出席第六屆創新經濟論壇時表示,「中國願與美方加強各層次的溝通、對話,推進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應對全球性挑戰。」在最近的一次會晤中,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致認為,只有對話才能有助於緩解緊張局勢、避免誤解。

《慕尼黑水星報》認為,上述目標並不容易,因為中美間存在許多衝突點,包括台灣問題、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親俄立場以及美國對華科技制裁。「在美國,對華鷹派的呼聲越來越高。另一方面,許多中國人認為美國想要遏制中國發展。兩國的大群體都認為對方正在衰落。」

文章最後總結道:「突破這一點需要時間。它需要妥協意願和大量善意--而這兩者目前在實踐中都不顯著。核談話可能是邁向更多對話的第一步。」

11月8日,華盛頓動物園的三隻大熊貓被送回中國圖片來源: Kevin Lamarque/REUTERS

中美緊張關係是否有緩和趨勢,《商報》從另一角度作出了觀察。該報寫道,本周三(11月8日),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裡的大熊貓一家被送回中國,「始於上世紀70年代尼克森總統任期的『熊貓外交』就此終結」。

「距離美國拜登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計劃在三藩市會面僅一周 ,熊貓外交的結束可以被視為美中關係的進一步挫折。『中美之間的文化交流正在大幅下降』, 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如此評論道。」

報導引述該智庫稱:「熊貓計劃的結束,如今象徵著『中國背離其在美國的軟實力戰略』,以及中美之間『日益激進的外交形式』。」

文章介紹道,美國動物園大熊貓的歷史始於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和第一夫人對中國進行歷史性訪問。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承諾送給美國幾只大熊貓以示友好。自此之後,大熊貓被中國作為加強聯盟和贏得新夥伴的外交工具。

「據專家稱,動物轉讓對中美經濟和貿易關係的強度有著非常實際的影響。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熊貓外交提升了友好度,而且往往與重要的商業合同和自由貿易協定同時發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