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共產黨官員更懂資本主義?」

文山(摘編)2015年10月24日

周末的德語媒體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而剛剛結束的習近平英國之行也依然是德語媒體的重點話題。

China wertet Yuan erneut ab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繼續關注了剛剛結束的習近平英國之行。評論以"宣傳機關表示感謝"為題,指出英國毫無批評地盛情接待習近平,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潛在對華共識。

"中國國家主席與英國王室共進晚餐,與上下兩院代表會晤。英國政府還說兩國關係正處於'黃金時期'。中國的官方媒體如沐春風--英國人為他們準備好了所有的宣傳材料。"

"僅僅在三年前,英國這一西方國家的首相還因會晤達賴喇嘛而惹惱中國;而現在,英國與中國卻上演了這樣一台大戲,難免有些奇怪。固然,中國經濟依然有著不錯的增長前景,中國市場也有著大量的潛在消費者,沒有任何一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能夠繞開中國市場。但是,目前的西方國家之間本來其實是有著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的:西方國家在保持一定距離的情況下,無法繼續將威權政治下的中國當作經濟夥伴。即便是在德國--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經貿夥伴--習近平也沒能擺脫人權問題的指責。不久前在華盛頓,習近平國事訪問接近尾聲時,那裡的氣氛也相當低調。誠然,在商貿關係佔主導的背景下,純粹出於完成義務的心態來指點中國不盡如任意的人權狀況有些虛偽。而歐巴馬總統則還相當明確地指出了美中關係的其他問題:他就北京的網路攻擊問題威脅稱要採取制裁措施,還指控中國的工業間諜行為,並對中國在南海海域的咄咄逼人態勢進行了警告。"

圖片來源: Reuters

"可是英國人卻對這一切視而不見。面對捉襟見肘的國家財政,中國人在交通、能源等領域的大手筆投資十分受歡迎。倫敦有望成為人民幣海外交易的中心,這一前景也十分誘人。英國人由此逐漸梳理了歐洲大陸的(對華)政策,這在質疑歐盟的人看來,甚至還挺不錯。而來自華盛頓的警告,也許也隨之平靜。"

"總有一天,英國人不得不將經濟上的獲益和與一個非法治國家緊密合作帶來的弊端一同對照。現在,英國人正在討中國的歡心,給中國國家主席提供了一個其他歐洲國家從來沒有提供過的舞台。習近平則可以笑著回家。在努力提升中國國際地位的道路上,習近平又向歐洲釘入了一個楔子。"

瑞士《經濟金融報》則以"中國不會崩潰"為題刊發客席評論,人民幣的匯率正在重歸穩定,資本外流也得到了抑制,逐步放開匯率機制的政策之實際效果也好於外界預期;今年夏天,外界曾普遍擔憂的中國經濟崩盤也許真的能夠得以避免。

"中國經歷了一個跌宕起伏的夏天,主要有3個原因:經濟疲軟、金融市場恐慌以及(當局)的應對措施。任何一個單獨的因素都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但是真正的危險卻在於這三個因素構成的惡性循環。經濟疲軟的數據導致金融市場恐慌,然後再觸發政府作出錯誤的決策。這將導致進一步的恐慌、疲軟和進一步的錯誤。"

"這種不斷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比一般的經貿問題更能損害全球經濟,我們已經通過2008年、200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認識到了這一點。現在的問題是,今年夏天中國開始的這種惡性循環是否會繼續下去。"

作者仔細分析後認為,相比過去的幾個月,現在的中國經濟政策似乎不再如之前那樣無能為力了。"夏天時大家曾擔心的中國經濟崩盤也許真的能夠避免,而在這一過程中,其他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也能夠得以穩定。"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Spata

"2008年後,整個世界都瞭解到,金融市場的預期與政府的錯誤決策所構成的惡性循環能有多麼的危險。它能夠讓原先不大不小的經濟問題發展成一場災難,這在美國以及歐洲已經得到了證實。如果中國的共產黨官員真的能夠比西方自由市場擁躉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場、實體經濟以及經濟政策的相互轉換關係,那這實在是歷史的諷刺。"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