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北京的小小奇跡

葉宣(摘編)
2018年9月13日

有德語媒體認為,中國參加俄羅斯遠東的大型軍演,是中俄在軍事上加大合作的一種「戰略宣示」。此外,柏林邵賓納劇院版的《人民公敵》在中國演出遭遇審查及停演,引起此間媒體的評論。

China Nationaltheater in Peking
北京國家大劇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Xinhua/Cai Yang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邵賓納劇院(Berliner Schaubühne)演繹的易卜生劇作《人民公敵》在中國上演引發爭議並導致原定更多場次演出被取消後,劇團提前打道回府。中國方面給出的演出取消的理由是"舞台技術故障"。但真正原因無疑是,在北京演出時最後與觀眾的互動環節,突破了官方言論管控的紅線。

在北京的首演之夜,觀眾對話之踴躍、大膽就讓劇團演職員感到意外,也讓北京中國大劇院的領導緊張。後者立即要求劇團修改劇本,砍掉互動部分。在僵持良久之後,雙方達成妥協,縮減對話部分,但明確示意觀眾,此處被審查刪除。儘管如此,仍未能避免原定於南京的兩場演出被臨時取消。最早開始關注此事的《南德意志報》記者敘述了整個事件的原委後寫道:

"或許最後留在人們記憶中的是一個小小的奇跡:他們居然能夠帶著這樣一出戲(在中國)登台,而且是在北京的國家大劇院;他們以這出有關謊言、隱瞞真相、腐敗、有關一個被毒化的社會和一個正直的人與壓制力量抗爭的戲劇讓觀眾激動和興奮;這些觀眾從中看到了自己所處的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並毫不猶豫地在劇場裡大聲喊出自己的觀感和沮喪。與觀眾的對話是導演奧斯特邁爾加入劇本的一個固定組成部分,在伊斯坦堡、莫斯科、紐約和明斯克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北京的審查官員應該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低估了這出戲蘊含的爆炸力。邵賓納劇院總監費特相信,'如果他們事先看了我們的演出,就根本不會請我們去中國'。

北京的負責官員一不小心,讓《人民公敵》上了台,結果讓他們自己大吃一驚。在首場演出後,他們的反應甚為緊張,在長時間談判後,劇團同意了他們'改動'劇本的要求。

然而,即便是刪節過的版本還是深深觸動了觀眾,劇場裡傳出了"為自由而鬥爭"的喊聲。"每個字擲地有聲,這就是我們搞戲劇的真正目的",費特說。但這對南京的文化官僚機構來說,風險太大了。費特現在會問自己:如果劇團回到柏林上演《人民公敵》,會是怎樣的情景?'或許會感到有些沮喪,因為這裡的觀眾只會做出不痛不癢的反應?'"

資料圖片:2017年9月中國軍人參加海參崴聯合軍演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Y. Smityuk

競爭與結盟

柏林出版的《新德意志報》(Neues Deutschland)關注了有中國參與的俄羅斯遠東大型軍事演習。作者認為,此次演習不僅因其龐大的參演人數規模而成為一次"戰略宣示"。俄羅斯與中國在軍事戰略問題上已經發展起了一種高度務實的合作關係。

"然而要長期在軍事上更密切地交織在一起,兩國還必須跳出政治的陰影。在許多領域,相互的競爭還是顯而易見的。……目前,俄羅斯必須放棄迄今在台灣問題上基本中立的立場。而美國越是把台灣視作自己的前沿,這一轉變對俄羅斯就越容易。在中日島嶼爭端問題上也是如此。此外俄羅斯對北韓問題的看法也要考慮到中國的感受。那北京呢?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的低調態度不能不說是團結的表示。那麼,俄羅斯不願支持中國在亞洲的擴張意圖,與印度、越南等國維持較為密切關係的現實,中國也只能接受嗎?"

文章總結了近年來中俄在軍備上的一系列合作後寫道:

"與經濟實力雄厚的中國結成夥伴對莫斯科來說也具有意義,目的是在北京繼續崛起的過程中不要被徹底落下。經濟上的困難限制了俄羅斯的軍事現代化進程,而中國則實力日增。中國海軍在世界上的地位,俄羅斯是不可企及的。北京在過去4年裡建造的艦船和潛艇的噸位,相當於英國海軍的全部艦只。

不過軍隊還需要一樣東西--訓練!否則就很容易被他人視為紙老虎。這一次大型軍演提供了一次相互接近、適應的極好機會。"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