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德中兩國是相互間都不可或缺的經濟夥伴,"去風險"的呼聲雖然越來越高,但德國企業同中國的往來,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在與日俱增。畢竟,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巨大市場,對德國企業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這篇題為《多一些自信》的評論寫道:
"仔細觀察中國在德直接投資就不難發現,其主要著眼點集中在醫療、運輸以及技術領域。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投資者的目的當然也是想通過購得的股份去賺錢。但同時我們也必須假定,這些投資決策絕不是偶然做出的,而是北京當局綜合戰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在西方主要工業國家最敏感的經濟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換句話說:一旦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有了以癱瘓德國港口和醫療系統為要挾的資本,那麼,中國對台灣發動進攻時,柏林政府所能做出的回應就會突然變得出人意料的溫和。
正是基於這一背景,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不想再對中國咄咄逼人的工業政策視而不見,也不想再聽任一些德國企業高管對中國抱持一如既往的幼稚幻想。哈貝克有關收緊對華商業規則的計劃,不僅順理成章,而且勢在必行。雖然第一步只涉及對中國在德投資的審查,今後相關審查將會變得更嚴格、更全面,更注重保障德國的經濟獨立和國家安全。但接下來,歐盟也將推出相應法規,規範敏感物資的對華出口以及歐洲企業的在華投資。在上述兩個領域,美國已經走在了前頭。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作為對哈貝克倡議的回應,北京勢必會出台極其粗暴的反制措施,這一次,德國也面臨同樣的風險。但反面的例子也告訴我們,對於法國總統馬克宏那種卑躬屈膝的做法,習近平及其團隊只會理解為對方軟弱可欺,並會毫不留情地利用這種軟弱。有鑑於此,德國政府必須開誠布公地表達自己的立場,而不應縮手縮腳,太多顧慮。"
評論指出,部分德國企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之高,已經到了不負責任的地步。但中國也同樣對德國技術有相當程度的依賴。有鑑於此,德國完全可以以充滿自信的姿態去同中國打交道。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僅會借助別國的經濟依賴去貫徹北京的政治意圖,而且,中國也在試圖建立基於專制和干預主義的世界經濟及政治秩序,以取代美歐為主導的民主自由制度。德國終於開始捍衛其西方價值觀,並開始捍衛自身的國家安全了,這終究是一件好事。"
過去半年中,「去風險」取代了「脫鉤」,逐漸成為歐美國家對華經濟和安全政策的一個共識。這個概念最早出自哪位政治家之口,又是如何在國際上被討論和接受的?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2023年3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兩個歐洲智庫主辦的活動中用英語發表演講。她指出中國和歐洲之間的經濟關係正變得越來越不平衡,中國「明確地將軍事和商業領域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給歐洲安全帶來了風險,因此需要去風險,並且更好地運用現有工具,以維護歐洲經濟利益。「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而我們的答案也不可能如此。因此我們必須聚焦於去風險(De-Risking),而不是脫鉤。」
圖片來源: VALERIA MONGELLI/AFP/Getty Images馮德萊恩的講話獲得了巨大關注。「去風險」這個說法也隨即開始在德國和美國被媒體和政界人士引用。《紐約時報》認為,這一表述是對歐盟對華關係新的概括,德國和法國外交官此後在國際組織中推廣「去風險」的概念,並使之體現在當年5月廣島G7峰會聲明的內容中。德國《明鏡》周刊則指出,馮德萊恩希望在用詞上保留空間,與美國一段時間以來使用的「脫鉤」有所區別。
圖片來源: Ole Spata/dpa/picture alliance德國外長貝爾博克4月中訪華期間也表示,德國並非要與中國「脫鉤」,而是要「降低風險」,就是說歐洲應降低對中國「不健康」的依賴。同時出席記者會的中國外長秦剛則回應說,「中德是夥伴,不是對手」,雙方在供應鏈上相互依賴「是市場規則下最優的選擇」;只要兩國都保持開放,「就沒有必要擔心所謂的依賴」。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有德國媒體注意到,最早公開使用「去風險」一詞的並不是馮德萊恩,而是德國總理肖爾茨。2022年11月德國《明星》雜誌(Stern)在肖爾茨訪華前的一篇報導中引述他談到對中國產業鏈的依賴性時說到:「去風險和多樣化是當務之急。」但當時這一說法並未引起特別的輿論關注。
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dpa/picture alliance「去風險」(De-Risking)一詞並非新近的發明,而是一個金融行業的術語,指的是銀行或投資者收縮或終止交易關係,以降低支付違約的風險。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2023年1月,亦曾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歐盟雖需要「與中國合作和貿易」,但仍須修正與中國的商業交易方向,尋求與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降低風險,而非脫鈎」。
圖片來源: Boris Roessler/dpa/picture alliance華盛頓的官員也開始使用「去風險」的表述。今年4月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講話時表示,「去風險意味著擁有彈性的有效供應鏈,並確保我們不會受到任何國家的脅迫。「」我們只是要確保美國和盟國的技術,不會被用來對付我們自己,」而並不是要切斷貿易,他強調,「正如馮德萊恩主席不久前所說的。」
圖片來源: Nathan Posner/AA/picture alliance德國《商報》指出,在這個問題上,馮德萊恩、德國總理肖爾茨以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顯然已經形成了共識。「同'脫鉤'不同的是,'去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要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歐洲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圖片來源: Jens Schlueter/AFP5月的廣島G7峰會結束後,英國首相蘇納克(左二)對媒體表示,英國和G7集團其它國家在共同尋找方法,減少中國帶來的挑戰。「這一切都是關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鉤。」他補充說:「我們(七國集團)正在採取措施防止中國利用經濟脅迫來干涉其他國家的主權事務。」
圖片來源: :Simon Dawson/Avalon/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對G7會議公報本已大為不滿的北京做出激烈反應,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指責首相蘇納克的言論是「鸚鵡學舌」。中國外交部(圖)之前就G7公報表示:「對於所謂『經濟脅迫』,美國大搞單邊制裁、『脫鉤斷鏈』,才是把經貿關係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脅迫者』。我們奉勸七國集團不要做經濟脅迫的同謀和幫兇。」
圖片來源: S. Shaver/dpa/picture-alliance中國總理李強6月27日在天津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說:「現在在西方,有些人在炒作所謂的『降依賴、去風險』,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看,這兩句話就是一個偽命題。」他認為,風險管控應該由「企業去做相應的判斷和選擇」,政府和相關組織「不應該去越俎代庖,更不應該將去風險擴大化、政治化、意識形態化」。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共同的對華政策也是6月30日結束的歐盟峰會上的一個重要議題。峰會聯合聲明稱,將支持繼續保持同中國的經貿關係,同時減少歐洲對中國的的經濟依賴。"去風險"在本次聲明中正式登場,成為一個概念,今後歐盟將以它作為指導方針推出對華戰略。但有批評指,歐盟目前表述的「去風險」仍缺乏具體的計劃和責任規範。
圖片來源: Rainer Unkel/IMAGO2023年7月13日,德國聯邦內閣通過首份對華關係戰略,「不脫鉤、去風險」是重要內容之一。文件稱,德國將繼續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應「降低關鍵領域的依賴性」。德國政府將提高社會對涉華風險的敏感度,加強與企業的交流,提醒企業做好風險管控。文件還強調,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是不可接受的,台海軍事衝突升級將影響到德國和歐盟的利益。
圖片來源: Kira Hofmann/photothek/imago 《新蘇黎世報》就金磚峰會發表評論寫道:
"獨裁集團並不能成為西方經濟體系的替代模式。金磚國家的擴充計劃能否實現,目前還不得而知。中國在積極推動接納新成員事宜,俄羅斯也在努力附和,因為俄羅斯急於向世人展示,他們在世界上還有一些朋友。但其他國家則對擴編事宜持懷疑態度。巴西和南非很珍惜自己在金磚國家中作為南美和非洲唯一代表的身份。而同中國存在邊界爭議的印度則擔心在一個擴編後更加分化的金磚集團中,中國會佔據政治主導地位。
這些內部分歧顯示:金磚這個名字雖然響亮,但實質上卻只是一個利益各異的俱樂部。它缺乏一個集體的、一致的願景。目前,該俱樂部最大的功能就是,為抨擊西方提供一個平台,而具體的行動則少之又少。有鑑於此,我們不應被金磚峰會聲明所矇蔽,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金磚集團會成為世界經濟新秩序的種子。"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金磚五國在多極世界中展現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