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圍牆內的奧運會
2022年2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美國加州出生長大、此次代表中國出戰冬奧會的谷愛凌在獲得自由式滑雪金牌後表示,她爭奪金牌的動力源自於在中美兩國間搭建橋樑的願望。《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認為,無論如何評價谷愛凌現象,有一點卻是沒有爭議的,那就是北京看不到橋樑,圍牆卻無處不在。這篇題為《奧林匹克高牆》的評論寫道:
"每天凌晨,運動員和記者們都要搭乘將他們送往指定地點的大巴。每天早上他們都能在這些大巴上享受到一種特權,那些大巴玻璃窗外行色匆匆的人群無法企及的特權:連接國際網路的自由通道。連通網際網路可以使防疫泡泡裡的生活變得相對好受一些。
重新進入'奧林匹克泡泡'之前,任何運動員、任何新聞記者都不得離開大巴。除了將中國人隔離於自由網路之外的防火牆之外,還有一堵將外國人與中國人日常生活分割開來的防疫牆。中國為本屆冬奧會搭建的宣傳圍牆,容不得任何搭建橋樑和探訪究竟的機會。"
評論指出,北京冬奧會上,也不乏各國運動員相互鼓勵和安慰的畫面,比如谷愛凌同瑞士法國選手在巨型賽台上熱烈擁抱的畫面。
"這個賽台如此巨大,不僅僅是因為它是一座鋼鐵廠改建的,更是因為沒有一個巨大的賽場,恐怕也難以容下有關北京冬奧會話語權無休無止的爭吵。但是,如果人性被侷限在奪標和失利的一瞬間,歡呼和沮喪之間被建起了高牆,那麼奧林匹克理念又何處安身呢?一個圍在高牆內的奧運會意義又何在呢?"
《明鏡》周刊獲取的衛星圖片顯示,本次北京冬奧會幾個賽場上白雪皚皚,周邊環境卻完全看不到一點冰雪的痕跡。《明鏡》周刊報導稱,北京冬奧會的三個主要賽場上的雪全是暗藏巨大環境隱患的人造雪。報導寫道:
"本屆奧運賽事的雪全部來自造雪機,賽場的非自然程度超過了以往歷屆冬奧會。組織者共動用了數百台造雪機。出於美學和競技的理由,這樣做也許並不為過。但是雪炮噴出水與氣體混合物的同時,也將耗費數量驚人的資源。地理學家卡門‧德榮(Carmen de Jong )前不久對《明鏡》表示,北京冬奧會是有史以來最缺乏持續性發展觀念的冬季奧運會。多年以來,這位地理學家一直在批評全球各地為人工造雪而耗費的資源及其環境後果。
冬奧會前的一份報告宣稱,製造人造雪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但是人造雪所需的巨大耗水量依然是一個問題。據估測,北京冬奧會需要多達兩百萬立米的水資源,具體數據則無從獲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