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貝克‧麥堅時(Baker & McKenzie)律師事務所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宣佈的收購案中,約有價值740億美元的生意告吹。《法蘭克福匯報》拿到了該律所的一份統計報告。今年,中國在西方的收購熱可能會停滯。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全球併購業務部主管迪弗朗科(Michael DeFranco)表示:"2017年(收購)預期會短暫放緩。"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作者Klaus Max Smolka接著分析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中國政府控制資金外流,而西方工業國家則對中國企業的收購審核更為嚴格。根據貝克‧麥堅時律所統計,去年中國對北美和歐洲的直接投資達到了歷史最高點942億美元,這是前年的兩倍多。兩個地區大約平分秋色:歐洲獲得了460億美元的投資,北美是480億。"
這家律師事務所委託榮鼎集團進行統計,其中僅囊括了已經完成的收購。所以數據會與其他的統計,比如安永咨詢公司的數據不一樣。
文章接著寫道:"西方工業國家的交易方雖然宣佈了收購,但經常會發生收購失敗的案例。根據貝克‧麥堅時的統計,歐洲國家出現了20個這樣的例子,在北美的數字為10個。"作者具體說到德國:"中國在德國收購規模達到120億。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用電器美的公司對奧格斯堡機器人製造商庫卡46億歐元的收購,還有北京控股集團對EEW垃圾能源公司的收購。去年,僅德國和英國兩國就佔了中國在歐洲總投資的一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表示,中國欲進一步加快國際化進程。另外一方面,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為了防止人民幣貶值後資本外流收緊了政策。西方國家的發展趨勢是,政府對中企收購案的審查更為嚴格。
"如果該機構認為這會傷及美國利益,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有權叫停收購。在新總統川普上台前情況就是這樣。川普保護主義對中企在美國的收購會產生什麼後果還難以預料。"
被遺忘的老城
"這個規定的出台充分說明了北京政府的懊悔。"《南德意志報》發表的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文章注意到北京宣佈的一份警告:各大城市要注意,不能千篇一律過於相似。避免千個城市有著同樣的市容。但作者寫道:"這條警告來得太遲,近幾年的建設熱中的建築已紛紛竣工了。"
越來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裡。霧霾,垃圾,擁堵:在基多舉行的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不僅會討論大都市的侷限性,也將討論大都市擁有的機會。 圖片來源: Roslan Rahman/AFP/Getty Images 據據聯合國預測,世界人口到2050年將增長到九十億——其中約三分之二將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必須應對飛速增長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的需求,如:保障性住房、飲水、衞生設施、就業、教育、醫療設施和運輸。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在一些城市,快速的城市化造成貧民窟嚴重擴張——比如在南非卡雅利沙鎮(Khayelitsha)。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數百萬人生活在貧民區中,大多數貧民區沒有飲用水、衞生設施和就業機會。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D. Kitwood 城市化也帶來機遇。為了應對洛杉磯附近聖莫尼卡洛(Santa Monica)低收入工作者住房短缺的情況,該市在市中心附近修建了既環保、又經濟實惠的公寓。科羅拉多法院(Colorado Court)就是美國第一批環保型建築之一。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rcaid/J.-E. Linden 為了保障淡水供應,城市傳統上都建於河流附近,或者地下水資源附近。給快速增長的城市居民提供價格低廉、品質可靠、能持續供應的水資源是城市未來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許多印度的城市就飽受缺水之苦,需要從別的地區進口水資源。
圖片來源: DW/M. Krishnan 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給本來就稀缺的資源造成了額外的壓力。對於最貧困的人,健康的食品常常只是奢望。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Kampala),一些家庭在都市農業項目的扶持下,在小塊土地上種植自己所需的食物,並出售剩餘的產品。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一個良好的聯網交通系統是上班或者上學不可或缺的。但是城市不斷增長的人口對居民和城市規劃者必然意味著更多的交通流量和壓力。哥本哈根市(Kopenhagen)就有一個鼓勵城市居民多騎自行車、少開汽車的自行車網路。該市希望到2025年實現碳中和。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PIXSELL 自2000年以來,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就試圖用名為「TransMilenio」的快速公共運輸系統解決交通問題。儘管存在對車輛超載的批評,每天仍有超過200萬人搭乘。波哥大市下一步計劃以混合動力和純电动公車取代柴油車。
圖片來源: Guillermo Legaria/AFP/Getty Images 垃圾與廢物處理同樣屬於一個城市的核心任務。瑞典的城市通過焚燒垃圾獲得能源,家庭生活產生的垃圾只有1%流向垃圾處理场。三藩市禁止了塑膠袋,並希望到2020年,不再產生廢料。其他城市,比如英國的城市,使用廢料驅動公共交通工具。
圖片來源: Envac/Image Bank Sweden 城市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源頭,部分城市甚至幾乎窒息。墨西哥城就以其霧霾污染嚴重而聞名。今年早些時候,這裡空氣污染如此之糟,以致當局禁止汽車的使用,並呼籲市民留在家中。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H. Guerrero 墨西哥城在今年早期再次推出「今天不開車」活動,讓居民在一周中有一天停止開車。其他的措施諸如:減少排放、植樹造林和城市交通綠化。還有一所叫作「Torre de Especialidades」的醫院,鋪設了專門的、可吸附霧霾的瓷磚。
圖片來源: Alejandro Cartagena 70%的溫室氣體是由城市產生的。哥本哈根、溫哥華、瑞典的馬爾默(Malmö)等城市是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開拓者。德國的弗萊堡也採取了多種措施:該市在太陽能、清潔運輸和回收上大力投資。
圖片來源: Stadt Freiburg im Breisgau 綠地對城市來說至關重要。它們提供休閒娛樂活動的機會,並降低熱量。新加坡儘管人口密度高,綠地仍佔一半面積——因此在亞洲的綠色城市指數中排名第一。綠色也並非總是來自自然:圖中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 by the Bay)的鋼結構樹木是收集太陽能和雨水的。
圖片來源: Roslan Rahman/AFP/Getty Images
作者Kai Strittmatter指出,中國各地一度大興土木:"僅僅是2011至2013年,中國消耗的水泥超過了美國整個二十世紀的用量。一方面,成績斐然,中國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與此同時,這項運動已扼殺了城市的歷史、身份和風格:"從北到南,各個城市看起來就像被克隆了一樣。幾乎每幢樓房的年齡都不超過20至30歲。老城區被毀掉,變成了商場、辦公樓或是居民小區。僅有零星的寺廟或佛塔尚存在一些城市中。"
標題為 "被混凝土湮沒的歷史"( Geschichte in Beton gegossen)的文章寫道: "歷史健忘症,人類比例的失調,其根源都在中國人民共和國最初成立的幾年倣傚蘇聯模式的城市規劃。" 文章指出,古老的城市也成了一己之私的犧牲品:"比如昆明,或是李春城當政時的成都,他有著'李拆城'的外號。"李春城曾主導過成都的"舊城改造"。現在他因貪腐被關進監獄,但是這並不能彌補成都古城的損失。
而今,曾經以滅舊引以為傲的共產黨改變了態度:一種新的民族主義的誕生這次對中國傳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文章最後寫道:"人們可以預見未來的樣子,現在就有例子了,就在北京和上海市區:給遊客提供的迪斯尼版的老建築、街道或是寺廟。他們都是按照'傳統風格'設計建造。更大、更漂亮。"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