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奶粉抵債!中國企業還能撐多久?

文木(摘編)
2017年6月7日

不斷增長的負債給中國的經濟帶來威脅。一些公司已經使用實物資產支付。《商報》認為,穩定經濟局面,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維澤爾信使報》則關注了中國的另外一條路--足球之路。

Verschiedene Yuan-Geldschein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Kalaene

德語媒體:奶粉抵債!中國企業還能撐多久?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現代商業社會中本來已經淘汰以物易物這種古老的貿易形式,除非這家公司已窮途四壁。中國乳製品巨頭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現在就陷入了這種窘境。"德國《商報》發表的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作者接著指出,輝山乳業債務纏身,三月份該公司宣佈無力償還貸款,公司股價應聲大跌了85%,短短時間蒸發了380萬歐元。有業內人士向《商報》透露,而今,這家公司正嘗試用奶粉"支付"給合作夥伴。

這看起來是擺脫困境的一個絕望嘗試。中國媒體數周以來就關注到這家企業,不但報導出越來越多的細節,還曝光了該公司或財務混亂、欺詐貪污的情況。

輝山乳業是遼寧省的支柱企業,聯合作者S. Scheuer 與K. Slodczyk接著介紹了政府試圖挽救這家企業展開的行動:"政府迅速做出干預。根據《財新》報導,省財政部馬上向借貸方發出指示,要求其暫時不要追究輝山乳業進行償還,該媒體還指出,與此同時,財政部匯出了9000萬人民幣,以保證該公司的正常現金流動。作為回報,輝山乳業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省政府。"

文章接著指出,從這個例子中人們可以十分明顯地看到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什麼:中國的負債越來越多。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研究領域副總裁孔弼永(Björn Conrad)表示:"債務是中國經濟的一大致命要害。"他提出警告:"情況與80年代末的日本經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北京不採取行動,可能會像日本當年一樣,陷入數十年的經濟停滯--增長下降,債務不斷上升。"

股票市場的反應證明了這種危險的存在,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已經開始減弱:"基金公司Syz Asset Management的多資產類別聯席主管哈特維希•科斯(Hartwig Kos)表示,中國以及與中國經濟緊密相連的國家,比如韓國或者台灣,年初對中國股票的投資比例近10%,但自那以來已削減至零。"

由於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債務水準感到擔憂,穆迪自1989年以來首次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3下調至A1。

文章寫道:"不能在這樣下去了。隨著時間的變遷,北京也覺察到了這點。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相信認為,政府已嘗試進行改變,他說'只有那些真的能有機會生存的公司才會得到支持。'不過地方政府不會這麼考慮。他們因為對地方經濟崩潰、大規模失業率的強烈擔憂而不能做出合理的決定。孫立堅發出指責:"有些地方官還是只看經濟增長率、新的基礎建設或者是其他日後可能當政績來講的一些硬數據。"

標題為"奶粉換錢"(Milchpulver statt Geld)的文章接著寫道,幾個月前中國外匯管理局啟動了嚴格的外匯管制,國際公司的部分資金一度凍結。前歐盟商會主席伍德科(Jörg Wuttke)表示,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是事情讓我們深思"。
投資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專家認為,中國承受不住一場危機,因此他們相信中國政府將會一步步解決負債問題。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希茨(Andrew Sheets)與同事發布的最新報告中指出,貨幣政策的謹慎收緊將避免硬著陸。這可能會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帶來微創,但從長遠看來他態度樂觀,覺得不會出現2013年中國金融市場那種嚴重的流動性"旱情"。

知名咨詢企業家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向《商報》表示:"中國現在正處在結構改革之中,就像六、七十年代的德國那樣。當時,一些傳統行業比如煤炭,鋼鐵等等大規模'瘦身'、裁員--國家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干預。中國現在是困難期:金融和政府部門高負債,傳統工業產能過剩,這都是很大的危險。為了控制風險,國家調整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的行業,並且投資巨型基礎設施項目。"

作者在文章末尾寫道:"必要的是限制新債務。中央政府進行了嘗試。但是主要的問題在於地方政府和企業。龍洲經訊的分析師托馬斯‧加特利(Thomas Gatley)得出結論:"中國企業的債務將會繼續增長。給公司企業財政打造一個可靠的基礎,北京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中國的足球巨人之路

德國《維澤爾信使報》(Weser Kurier)本周三刊登了一篇在中國執教的德國教練沃爾夫岡‧羅爾夫(Wolfgang Rolff)的採訪。他去年7月起擔任中國甲級球隊山東魯能助理教練,該隊的主教練是馬加特(Felix Magath)。採訪記者Patrick Hoffmann詢問了他在中國的工作和生活。羅爾夫覺得在中國不錯:"中國人的足球事業很強。有許多培養青年球員的項目,未來十年這方面會有很大的發展。"

羅爾夫本人在德甲效力並且擔任教練多年,對德國賽場的氣氛相當熟悉,兩國賽場氣氛區別是什麼呢?羅爾夫介紹說:"中國的球迷十分熱情,觀眾席滿滿的球迷。平均每場球有2.5萬觀眾,重要的比賽的觀眾甚至會達到4萬人。反觀一些在西班牙或者義大利的比賽,球場沒有什麼觀眾。中國這方面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有14億人口,球迷的潛力幾乎是無限的,可能每年都會增多。"

那麼中國正在成長為一個足球巨人嗎?他的觀點是:"正朝著這個方向走。問題是,培養出第一個中國的羅納爾多需要多久。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不過中國人有足夠的錢去完成它。"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