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學習台灣好榜樣

文山(摘編)
2020年12月5日

《商報》刊評呼籲,德國應該好好學習台灣的防疫成功經驗,尤其是台灣在數字化防疫策略中貫徹的開源、透明原則。《圖片報》讚揚了德國聯邦經濟部喊停中資收購德國敏感科技企業IMST的舉動。

Taiwan Taipei | Übung gegen Ausbreitung des Coronavirus
台灣的抗疫經驗引發了德國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Yomiuri Shimbun

(德國之聲中文網)《圖片報》以"勇於說不"為題,刊評讚揚了德國聯邦經濟部喊停中資收購德國高科技企業IMST的舉措。

"中國人想買我們的東西、窺探我們,但是德國聯邦政府予以了抵抗,做得好!我國政府終於鼓起勇氣喊停了向北京的共產主義者甩賣德國尖端科技。"

"多年來,中國一直企圖通過巨額資金拿到德國以及歐洲的專有技術。儘管他們一直強調只是入股、而非收購,但是這種說辭從來就不值得相信。庫卡的案例就印證了這一點。"

"北京的超級項目'一帶一路'從中國一路直通德國的杜伊斯堡,這條路不可以是單行道,也不可以成為讓間諜長驅直入的大道。為了今後能繼續阻止此類行為,德國以及歐洲需要更大的勇氣向中國說不。"

疫情初期,台灣中小學生自制「酒精消毒機器人」圖片來源: Reuters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應對疫情 我們德國能向台灣學習什麼?"為題,刊發由該報前駐華記者Stephan Scheuer撰寫的評論指出,德國無法學習專制中國的防疫經驗,但是台灣的高度透明、高度數字化防疫策略卻非常值得一學。

"疫情之中的德國有許多需要向其他國家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在接下來幾個月中想要更好地應對疫情,就急需這樣做。我們首先必須將目光投向亞洲。這場疫情是在中國爆發,北京當局動用了強硬的防疫措施,個人自由受到了嚴重限制。中國防疫體系非常高效,在病毒最初被發現的武漢,如今人們都可以不戴口罩進行日常生活,夜店、舞廳也再次摩肩接踵。"

"但是,中國依然不適合成為我們的榜樣。基於良好的動機,在德國的每一項相關措施都必須遵循適度原則,對個人自由的限制更是必須權衡再三。專制國家的防疫方略,不能也不應運用在德國。"

"在台灣,則是另外一番景象。這個民主之島選擇了一條堅定抗疫、同時卻盡可能減小對個人自由限制的道路。"

文章接著指出,台灣在疫情最初階段就啟動了數字化平台,讓民眾能夠即時獲悉各家藥房的口罩供應情況。同時,台灣也很早就開始鼓勵民眾自願使用手機來協助調查傳染鏈。作者尤其讚揚了台灣當局盡可能地公開各類數據、軟體開發者也盡量秉持開源原則的做法。"德國真的應該好好學學。重要數據必須透明地予以公佈,軟體開發者的好點子也應當被大家采納。為此,政府必須要創造良好的框架環境。所有的方案、所有的軟體必須要開源,讓大家都能看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專訪:為何台灣的防疫經驗 歐美很難效仿?

04:46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