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對待中國 毫不留情

安靜 (摘編)
2020年9月11日

中國歐盟領導人影片峰會下周一即將舉行,德語媒體關注中歐關係。《法蘭克福匯報》認為面對強勢的中國,歐盟不能示弱。《柏林報》也發現了雙方關係中的風向變化。

Symbolbild Europa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周五(9月11日)在政治版發表署名文章"對待中國 毫不留情(Mit harten Bandagen gegen China)"。作者Friederike Böge在導語中指出,雖然中國是歐盟的重要貿易夥伴,但是歐盟不應排除制裁中國的可能。

這位作者回顧過去歐中之間政治層面打交道的方式寫道:"多聊經濟,少談人權。北京在歐洲最重要的盟友是德國經理人。他們暗地裡敦促總理府,不要對中國糟糕的人權狀況發出過於尖銳的批評。然而,北京如今的做法令其最大的支持者也敬而遠之。偏偏是以往從不吝嗇讚美中國的西門子董事長凱颯(Joe Kaes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的公司關注目前香港和新疆的局勢並感到憂慮。"

風向轉變

《法蘭克福匯報》的作者就此評論稱:"這是非同尋常的聲音,是對一種新現實的反應,而北京對此尚無答案:中國在世界的聲譽,包括在西門子顧客的心中,降至冰點。經濟和人權不再能被輕易分開。在新疆生產或者從那裡做前期採購的公司可能將面臨被呼籲封殺或者未來還可能受到美國的制裁。"

作者隨後指出,中國外長王毅前不久親身經歷了歐洲的風向轉變。這裡指的是王毅近日到訪歐洲五國、為中歐影片峰會鋪路之行。作者觀察到的新變化包括王毅在歐洲受到的尖銳批評以及法國、挪威和柏林等國的一致態度,中國已是歐盟的體制性競爭對手。

王毅此前出訪的五國中包括德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M. Sohn

"不能示弱"

提到下周一即將舉行的歐中領導人影片峰會,作者認為:"布魯塞爾希望的是,鑑於中美衝突升級,中國可能會迎合歐盟,避免開闢第二戰線。但是目前尚未出現這方面的跡象。在這個不安的時期,中國更多地轉向國內、與外界隔離。誠然,中國需要歐洲這一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歐盟國家在中美衝突中的立場對北京而言並非無關緊要。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北京可能將面臨歐洲和美國在對華政策上更加團結的局面。"

但是,作者筆鋒一轉:中國並沒有表現出要填補在歐洲的信任缺口的意願。作者隨即例舉了華為、新冠疫情和香港的例子,並觀察到:"歐洲輿論越是反對中國,歐洲的政治家則更有意通過批評中國而獲益。雖然這種現象在美國早已出現,但是北京似乎並不想也不能扭轉這一局面。"

《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最後總結道:"中國太大、太強,中國市場太重要,因此不能不尋求與中國的合作,這些都毋庸置疑。但是面對中國強硬出擊,歐洲則也不能示弱,不能提前將制裁手段排除在外。"

"凜冽的風"

總部位於盧森堡的歐洲審計院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ecomedia/R. Fishman

周五當天,《柏林報》也聚焦了中歐關係中的風向轉變,發表評論文章"凜冽的風(RauerWind)"。文章作者Michael Maier首先從一份引起歐盟及其各成員國嘩然的報告說起。歐洲審計院本周發布最新報告警告稱,歐盟國家沒有謹慎對待中國投資的風險。據該審計院統計,過去十年,超過一半的投資是由中國國有企業進行的。歐盟審計院還批評,涉及安全的技術落入中方手中,歐盟國家可能會因為債務纍纍而變得依賴中國。

《柏林報》的作者認為:"雖然歐洲審計院雖然不是一個希望或可以確定歐盟外交路線的機構,但是中國突然被這一專注於財政學的機構點名,這一事實表明幾十年來的歐中親近路線可能已經走到盡頭。"

文章作者還指出:"布魯塞爾現在預計,即使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美國與中國之間也不會開放新的友誼之花。因為圍繞全球市場和能源的爭鬥已經更進一步。非洲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特別的角色:中國在那裡默默地採購並掌握許多工廠、供應鏈和開採礦藏的控制權。"

《柏林報》的作者最後建議:"當前的地緣政治大氣候顯露出暴風即將來臨的跡象。對德國而言,當務之急是表達自己的利益,在歐洲的大背景下制定防務政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