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釜山峰會後,美國總統川普宣稱這是一次「偉大的會晤」,如果滿分為10分,他會給這次會晤打12分。相比之下,中國官媒的報導則更為審慎,只是說「雙方形成瞭解決問題的共識。雙方團隊要盡快細化和敲定後續工作」。《經濟周刊》評論指出,川普口中的重大突破,實則是北京在中美貿易戰中又一次勝利。畢竟早在今年春季,中國就以「以牙還牙」的對等關稅,迫使川普回到了談判桌。這篇題為《中國的強硬政策再度奏效》的評論寫道:
「中國在10月初大規模收緊稀土出口管制,顯然是有意而為之,是為了為釜山會談增加籌碼。這種行為,更像是交易大師川普的慣用手法。目前宣佈的購買大豆計劃,也絕非什麼新讓步,而是北京屢試不爽的外交手段。每逢北京希望緩和氣氛,就會使用這一手段。
雙方會談的結果是:美國下調了10個百分點的關稅,而中國方面則只是暫停實施剛剛收緊的反制措施。這場交易的實質是,華盛頓放棄了讓北京做出實質性讓步的要求,而北京則沒有放棄任何原本就屬於正常范疇的東西。
按照川普的說法,中方只是暫停實施稀土出口管制,這也就意味著,北京的這一工具依然有效,隨時都可以重新投入使用。對於那些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的西方電池、風力渦輪機以及晶片生產商來說,這次會談並沒有釋放出任何緩解的訊號,因此,市場的反應也相當冷淡。」
《經濟周刊》評論指出,釜山會晤後,中美貿易戰暫時會從「熱戰」轉化為「冷戰」,而休戰期的最大受益者則是北京。
「中國正在努力實現技術自主,以逐漸減少外界脅迫所造成的衝擊,其中就包括來自川普的脅迫嘗試。中國將會進一步努力擴大在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先優勢,並加快類人機器人、生物技術等新型工業領域的佈局,此外,中國還將努力彌補在晶片領域的差距。
上述目標也同擬議中的五年規劃相吻合,新版五年規劃預計將在明年3月的人大會議上審議通過。可以說,川普的所作所為也間接為這份規劃定下來基調,中國將為其新的產業規劃注入大筆資金。今後,西方企業不僅在中國市場處境艱難,國際市場上的前景也同樣不容樂觀。」
斷供將成為「新常態」
《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安世半導體Nexperia斷供事件,再次顯示面對地緣政治的爭奪,全球供應鏈是多麼的不堪一擊。減少單一依賴,擴展多元化佈局,已經成了德國工業界的當務之急:
」任何行業的全球化趨勢恐怕都沒有汽車工業這樣明顯。例如,大眾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數以萬計的一級和二級供貨商。寶馬和賓士的情況也大同小異。一台現代化的高科技車輛裡,匯集了來自世界五大洲的零配件。而在這張錯綜複雜的全球供貨網路中,有些供貨商扮演著難以替代的重要角色。安世半導體就是這樣的企業。
在汽車工業中打造完全充足的供給系統,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這樣做只能導致成本飆升,並最終成為消費者的負擔。面對來自中國低價競爭對手的強勁壓力,德國車企不能也無法採取這樣的步驟。有鑑於此,在生產安全和控制成本之間找到平衡,仍將異常艱難。危機發生時,企業也有能力靈活並快速地找到替代方案,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烏克蘭境內的線束工廠一度停產,但汽車工業很快就證明了他們擁有應變能力。
即使同中國這樣的制度性競爭者也能相安無事的、無憂無慮的自由貿易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這不僅表現在晶片行業,也同樣表現在稀土領域。對於跨國企業來說,應對危機將成為今後的新常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