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謎團般的巨型工程

達揚(摘編)
2018年10月24日

耗資巨大的港珠澳大橋本周二(10月23日)落成通車,但這一世紀工程在香港也遭到部分人的批評。此外,川普威脅退出中程導彈條約,其目標也包括中國嗎?

China Eröffnung Hongkong-Zhuhai-Macau-Brücke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完工本來應當是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給喜慶氣氛蒙上了一些陰影。《法蘭克福匯報》以《謎團般的巨型工程》為題報導了港珠澳大橋落成的消息。文章寫道:

"大橋落成典禮前一周,中國駐澳門最高級官員之一自殺身亡,官方說法是此人患有嚴重的抑鬱症。而香港電台報導稱,獲邀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一道參加大橋落成典禮的香港立法委員們直到最後時刻,一直沒有被告知慶典儀式的時間和地點。更為離譜的是,大多數民眾根本無緣駕車通過這座橋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圖片來源: REUTERS

正如中國副總理韓正所說的那樣,這座新橋樑對中國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借助這座橋樑,1997年回歸中國的香港和1999年回歸中國的前葡萄牙殖民地澳門將更加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融為一體。韓正表示:'三地民眾的交流和貿易將由此變得更加方便。'目前,香港和澳門都是擁有一定政治自由度的中國特別行政區。

同一個月前剛剛通車的粵港高鐵一樣,港珠澳大橋也是習近平建立珠江大型經濟區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計劃在這裡建設高科技中心,同美國的矽谷展開競爭。該地區目前的經濟實力就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了。如果珠江出海口地區的12座城市是一個國家,那麼此間一億多人口創造的經濟產值將相當於韓國的規模,將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

文章認為,這座橋樑也展現了中國建築工程技術的進步,因為這一巨型建築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當地航空和海運的正常運行。不過,文章也提到了這一工程所引發的批評呼聲。文章寫道:

"尤其在擁有言論和新聞自由的香港,批評聲尤為響亮。反對派立法委員毛孟靜表示,'這完全是件多餘的東西,我們有陸路、海路和空運路線,為什麼還要將一座橋樑呢?'鑑於香港一些配套路線還未完工,當地居民普遍擔心位於橋尾處的機場一帶將會出現交通混亂。

建築工程中,共有10名工人喪失,400人受傷。此外,環保人士還批評說,由於橋樑工程瀕危動物中華白海豚的數量已經下降了40%,只剩下數十頭。CNN記者在珠海現場播報提及上述數據時,電視屏幕立即變黑。顯然是審查部門開始行動了,這畢竟是一次在中國的橋樑落成典禮。"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伯爾頓訪問莫斯科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Zemlianichenko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訪俄期間再次重申,美國正在認真考慮退出《禁止中程導彈條約》。戰略專家們表示,美國發出的這一威脅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其最新戰略部署的一部分。《新蘇黎世報》撰文指出,美國此舉並非只是針對俄羅斯。這篇題為《禁導條約已經過時》的文章寫道: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努力擴充軍事實力,這使得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戰。尤其是導彈和巡航導彈對美國的航母群和軍事基地構成了威脅,而航母和基地正是美國展示軍事威懾力的慣用工具。

埃裡克‧薩耶爾斯(Eric Sayers)曾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助理,現在是美國戰略和國際關係中心的研究員。他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強調,北京只需投入很少資金,就可以從本土基地對整個西太平洋地區展開攻勢。而川普政府去年12月就已明確表示,同中俄兩個大國展開實力較量將在很長時期內都是美國的首要目標。川普对俄羅斯採取一種令人疑竇叢生的審慎態度的同時,對中國展開競爭卻是他一直以來的重要議題之一。

有鑑於此,美國試圖將中國也納入中程導彈條約,似乎是符合邏輯的。而與此相反,繼續堅持一項俄羅斯一直不予遵守的雙邊協定,卻有悖常理。面對這種局面,川普的世界觀只會讓他做一件事,那就是:破舊立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