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德國應該威懾的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2024年9月14日

對於德國軍艦穿越台海,《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認為,此行動原則上無需質疑,但是柏林不應該忘記德國經濟仍然依賴於中國,且德國國防政策的重點在歐洲而不是遠東。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和總理肖爾茨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和總理肖爾茨圖片來源: Christian Charisius/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20年來,首次有德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引起北京方面的抗議。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裡烏斯(Boris Pistorius)回應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德國軍艦從那裡通過是正常的航行自由。

《法蘭克福匯報》記者Nikolas Busse發表評論認為,「一向喜歡表現得很瀟灑的國防部長現在為兩艘德國軍艦穿越台海提供的理由,說這是最短的路線,且是考慮天氣情況下最安全的選擇——這聽起來很德國,很簡短也很謹慎,並不具有多少火藥味。」

儘管如此,中國方面仍然將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和法蘭克福號補給艦穿越台灣海峽視為德方的不友好行動,不過這應該也是德國的意圖所在。「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站到了一起,向中國表明航行自由的重要性,而這不僅限於台灣海峽,還適用於南中國海以及其它繁忙的通商航道。」

德軍艦22年來首次穿越台灣海峽 意義何在?

01:4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作者認為,這一原則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兩點柏林方面不應該忘記:首先,如果要更好地貫徹對華政策和亞洲政策,德國需要加強對外貿易的多元化。然而現在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性仍然很高,政界也沒有採取多少應對措施。其次,德國聯邦國防軍不必去威懾中國(也根本做不到),而應該去威懾俄羅斯。德國國防政策的重點在歐洲,而不是遠東。」

歐盟要想走出危機,總共分九步

大眾汽車集團宣佈要在德國節約開支、甚至可能大幅裁員和關閉工廠的消息仍然是德語媒體關注的熱點。曾任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州長、歐盟委員會能源與數字經濟專員的Günther H. Oettinger在《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發表客座評論指出,大眾的例子表明,歐洲在經濟上已經不再具有競爭力。

那麼歐洲應該做什麼,才能夠重新推動經濟增長的車輪前進呢?他列舉了以下九個步驟:

第一,不應該將經濟增長單純視作經濟部門的任務,歐盟委員會的所有成員、各成員國的每一位部長都應該將自己視為經濟增長的推動者。

第二,要加強歐洲的科研空間建設,讓歐洲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精英人才和歐洲經濟界共同合作。對於重要的科研項目,尤其在數字領域,需要政界共同出資扶植。

第三,歐盟需要建立統一的能源政策。歐洲的能源價格對於消費者和工業界來說太高,如果不能夠降低能源價格,那麼歐洲恐怕無法阻擋去工業化的趨勢。

第四,氣候保護固然重要,但是承諾「綠色交易」一定會帶來增長與就業是自欺欺人。必須在現代工業政策和務實氣候保護之間尋求平衡。

第五,歐洲不應該繼續抗拒和世界上重要的發展市場簽訂貿易協定,比如拉美國家。否則這些貿易夥伴有可能會從歐洲轉向中國,甚至是俄羅斯。

第六,汽車製造對於德國和其它歐洲國家來說是支柱產業,但是近年來卻日益被中國趕超。政界不應該採取干預,直接給出2035年結束燃油汽車時代的命令。歐盟應該在2025年之前就撤銷它,這樣才能給研發人員和投資者吃下一劑定心丸。

第七,要想提高生產效率,就應該對那些「一周四天工作制」、居家辦公以及65歲之前退休的想法說不,否則歐洲作為生產基地的吸引力只會繼續下降。

第八,減少官僚主義,歐盟應減少對於企業的各種要求、禁令和報告義務,否則歐洲經濟將會因此而窒息。

第九,歐洲應該加強對國防工業的投資,以抵禦來自普丁發動的混合型戰爭的威脅。這也能夠創造就業機會,促進歐洲的防務獨立。

最後,作者總結道,歐洲能否走出危機,取決於決策者的政治意願。現在就採取行動,也許還為時未晚。「具有前瞻性的經濟政策必須成為現在的當務之急!」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大眾在中國電動車市場艱難求生

01:0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