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德國離不開中國市場嗎?

2022年3月11日

由於中國在俄烏衝突中一邊倒的表現,德國經濟界普遍擔心,一旦中歐關係急劇惡化,失去了俄羅斯市場的德國企業,也有可能會進一步失去中國市場。

China Automesse Auto Shanghai
2021年,大眾汽車營銷額的44%來自中國市場。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方面表示,如果中國選擇站在"侵略者一方",將會對歐中經濟關係帶來嚴重後果。《法蘭克福匯報》發表報導指出,俄羅斯軍隊侵入烏克蘭,導致大批歐洲企業撤出俄羅斯市場之後,現在要求這些企業也同樣撤出中國市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這篇題為《中國風險》的報導寫道,德國經濟對中國市場高度依賴,德國經濟能夠承受得起失去中國市場所帶來的衝擊嗎?

"表面看來,德國經濟確實對中國市場有極高的依賴性。去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連續第六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雙方貿易總額高達2450億歐元,比上一年遞增了15%。尤其是手機、游戲以及服裝類產品的進口量急劇攀升,已經成為德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的部分。德中兩國的國民經濟已經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和主要向德國輸出天然氣和原油的俄羅斯不同,德中經濟的密切聯絡主要體現在企業層面的合作上。

圖片來源: DW

按照德國政府科研及創新委員會提供的數據,在13個單項技術產品中,數位化強國-中國在其中9項是德國最重要的進口來源國。但細究之下,也不難發現:'大多數來自中國的產品都是可以用其他產品所替代的。'慕尼黑Ifo研究所外貿事務專家弗拉赫(Lisandra Flach)如是說。弗拉赫同同事一道,對德國企業的供應鏈開展了研究,他們希望搞清楚,德國工業所需的哪些重要零件來源於單一國家,以及特定情形下,這些零件有無可能用其他國家的產品予以替代。調研的結果讓人如釋重負:德國進口產品中這類所謂的'依賴性產品'佔比只有5%,而其中中國產品的佔比僅有區區的3%而已。弗拉赫表示:'這些中國產品主要包括化工、製藥和五金產品。'比如用於冰箱、微波爐或電腦的磁鐵,以及安定片等藥物裡所需的雜環化合物等等。基於這項調研,從中國進口產品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可以替代的。弗拉赫說:'不一定所有產品都能在短期內找到替代產品,但德國供應鏈也是非常廣泛而多元的。'

相較於德國對中國產品的戰略依賴,中國龐大的市場對德國企業更為重要。比如大眾公司去年44%的銷售額都來自於該公司的'第二故鄉'中國。過去20多年來,一直在密切關注中國汽車市場的企業顧問塞伯特( Jochen Siebert)表示,德國汽車工業需要制定一個備用方案,以便發生危機時,填補失去中國市場而產生的空缺。'一旦中國武力攻台,德國企業就將不得不離開中國。'令人意外的是,塞伯特認為,德國企業是有能力告別中國市場的,他說:'德國汽車工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短期內撤離中國這一巨大市場,當然會帶來痛苦。但五到十年之內,其他市場就可以填補銷售額和盈利方面的損失。'他表示,即便是對大眾這樣的汽車企業來說,問題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中長期內,大眾公司也可以像其競爭對手豐田一樣,逐步將市場轉移至美國和包括印尼和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後,銷量提升了兩百萬輛,從而填補了退出中國市場的損失。事實上,德國車企在中國的銷量現在就已呈現下降趨勢,而且還要將一半盈利交給中方合資夥伴。"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速已遠不如前,本土汽車企業發展又極其迅猛,因此對德國汽車工業來說,中國市場的黃金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同德國總理肖爾茨通話時提出警告稱,烏克蘭危機可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全球經濟的下滑。但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馬爾可夫(Hendrik Mahlkow)仍然認為,德國經濟擁有強大的競爭實力,可以通過向其他國家的出口彌補中國業務的損失。那麼,如果歐盟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將會付出怎樣的代價呢?來自基爾的世界經濟研究者馬爾可夫認為:短期內這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長遠來看,這一舉措只會使德國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一個百分點。"

同中國相比,普丁威權統治下的俄羅斯社會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由,反對黨甚至還可以推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當然前提條件是這些候選人受歡迎的程度不能超越普丁。但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後,俄羅斯顯然加快了"中國化"進程,加強網路監控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日報》就此寫道: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俄國境內加強了對國際網路的監控。圖片來源: R. Goldmann/picture alliance

"多年來,這種高度戒備的狀態在中國早已成為常態。普丁目前正在為網際網路建造的'高牆',北京十多年前就已建造完畢。中國監控技術高度發達,技術落後的俄羅斯完全不能同日而語。毫無疑問,打造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平行世界,對普丁也相當有吸引力,但他是否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卻很值得懷疑。

美國一家通訊社要求匿名的攝影師表示,他在北京和莫斯科都工作過,他認為兩者的區別在於,同中國相比,俄羅斯通往自由的大門有很大的縫隙,想重新關上這扇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