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抗衡中國 需要勇氣

2023年11月6日

中澳關係出現了回暖的跡象:11月6日,澳洲总理阿爾巴尼斯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這也是過去近八年來,澳洲总理首次訪華。由於新冠溯源、5G網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中澳關係曾一度降至冰點。

China Australien Xi Jinping Anthony Albanese
圖片來源: Lukas Coch/AAP/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就阿爾巴尼斯訪華發表評論稱,澳洲并没有屈從於來自中國的壓力,而事實證明,澳洲这样做是非常值得的,也為德國等國家樹立了榜樣:要想戰勝暴政,就不要對脅迫做出讓步。這篇題為《如何抗衡中國》的評論寫道:

"三年前,中國威脅澳洲称,要讓該國面臨'無法承受的後果',但澳洲并未因此而出賣自己的價值觀。坎培拉有關就新冠源頭開展國際獨立調查的提議,引得北京勃然大怒。而早在此前,面對中國日益咄咄逼人的表現,澳洲就一直表現得非常自信。北京對香港的打壓、在南中國海的耀武揚威、以及中資企業在境外的間諜嫌疑,坎培拉政府都曾予以公開的批評。2018年,澳洲率先對引起廣泛爭議的中國網路設備供應商華為發出禁令,而出於對中國報復行動的擔憂,德國聯邦政府至今不敢採取類似步驟。

而事實上,澳洲在中國可能會面臨的損失要大得多,因為對華出口曾一度佔澳洲出口總量的40%。2020年春季,中國政府在短短幾周之內,接連對價值200億歐元的澳洲产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也足以說明,澳洲也需要為其反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勇氣付出代價。煤炭、葡萄酒和大麥的對華出口直線下降。疫情之前,幾乎全部被中國上流社會所壟斷的澳洲龙虾,一時間也上了制裁清單。此外,中國政府還全面禁止了澳洲的肉類進口。經濟學家當時發出警告稱,這場同中國這一強大貿易夥伴的爭端,將使澳洲的经濟增長下降3%,澳洲将因此陷入萬劫不復的經濟蕭條狀態。

如今,這類擔憂早已無從談起。澳洲总理阿爾巴尼斯可以昂首挺胸地在人民大會堂坦然面對曾經的施暴者。今年上半年,澳洲对华出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620億歐元。而去年,澳洲的贸易順差就已創下記錄。一般認為,北京也將會取消針對澳洲葡萄酒的最後一批懲罰性關稅,這也是阿爾巴尼斯為此次訪華提出的先決條件。中國當時發起的一系列報復行動中,一名曾供職於中國官方電視台的澳洲籍女記者,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投入監獄。數周前,她已獲釋並返回了家鄉。"

被中國關押三年的澳洲女记者成蕾獲釋後,同澳洲外长黃英賢會談。圖片來源: Sarah Hodges/DFAT/AP/picture alliance

評論指出,面對強大中國的種種脅迫,澳洲始终沒有屈服,反而也以強硬手段作為回應。例如同英美簽署AUKUS安保協定、同日本舉行聯合軍演等等。有鑑於此,中國現在做出的讓步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現在各方都在強調,澳洲之所以能夠對來自北京的威脅無動於衷,也同該國運氣好有關:中國的電動車工業離不開來自澳洲的锂礦。同兩年前相比,為了生產電池,中國進口鋰礦的數量已經增加了25倍。此外,中國也非常需要澳洲的铁礦和液化氣。中國對澳煤實施禁運之後,中國只能去俄羅斯和印尼尋找新的貨源,而澳洲则在日本和印度為澳煤找到了新賣家。

這類礦產資源顯然是德國所不具備的。但澳洲出口商開闢新市場的勇氣,卻是值得學習的榜樣。與此同時,澳洲新政府對華政策的措辭也有所緩和。

《時代》周報也對澳洲总理七年多來的首次訪華行程進行了報導:

"去年,以阿爾巴尼斯為首的澳洲自由派政府上台之後,澳中關係就出現了緩和的跡象。出於同澳洲建立'健康穩定'關係的期望,中國取消了對澳洲原材料的懲罰性關稅。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澳洲籍女記者成蕾被關押三年之後前不久重獲自由,也被觀察家普遍認為是雙邊關係進一步緩解的跡象。

儘管雙邊關係有所緩解,但阿爾巴尼斯仍表示,將會繼續對同中國的分歧保持清醒認識。他表示,澳洲不会同中國進行戰略協調:'我們將在可以合作的領域,同中國開展合作,而在必須存在分歧的領域也必須保留分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