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昔日災難 今日沉默

雨涵摘編2016年5月14日

中國文革五十周年紀念之際,德語媒體關注了中共今天對於文革的集體沉默,回顧了十年浩劫給中國造成的破壞,還探討了毛澤東思想對西方左派思潮的影響。

China Peking Kulturrevolution Rotgardisten Rote Garde Wuha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ildfunk/UPI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末到來之際,主要德語媒體紛紛發表了關於中國文革五十周年的評論文章和觀點訪談。《法蘭克福匯報》(FAZ)駐京記者Petra Kolonko在簡短回顧了文革"十年浩劫"中的暴力與混亂之後指出,五十年後的今天,對於這段共產黨統治的黑暗時期,中國官方仍然集體保持沉默。"沒有任何官方組織的紀念活動,幾乎沒有個人回憶或是反思性質的文章發表,更不用說共產黨親自出面為自己曾經給這個國家造成的災難道歉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文革就成了禁忌話題,因為中共擔心,回顧這場災難會使自己的執政合法性毀於一旦。"

不僅如此,這篇標題為《巨大的沉默》的文章繼續指出,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還將所有對共產黨歷史予以負面評價的人稱作"歷史虛無主義"。而且他還禁止發表有關黨的前領導人的消極言論,當然主要是毛主席不容批評。"這樣,歷史學家和記者們就像是動物被套上了口絡。儘管中共在1981年對於文革的官方口徑仍然沒變,那就是文革是一場浩劫,是毛主席所犯的一個錯誤。"

"然而,僅僅是公開對這一定義進行討論,或者是評價毛澤東個人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禁忌",《法蘭克福匯報》記者繼續寫道,"過去在黨內還有過關於是否要拆除天安門廣場上的毛主席紀念堂並且重新評價其領導的內部討論;而在習近平領導之下的中共,對此始終沉默。習對於毛主席的維護超出之前幾任中共總書記。其實習近平也是文革的孩子和受害者。當文革開始的時候,他才13歲。他的父親習仲勳在文革期間受到了批鬥,被監禁數年。當父親被捕的時候,習近平15歲。後來和大多數的城市青少年一樣,他被下放到農村,在那裡度過了幾年艱苦歲月。1975年,由於家庭背景的關係,他得以比其它下放青年更早地回到城市,並且開始讀大學。"

由於習近平和他的家庭曾經深受文革之苦,所以在他剛剛上台的時候,中國的不少改革派曾經期待他不會走"左"的路線。然而這一希望並沒有成為現實。"習近平證明了自己是毛澤東忠實的學生,他注重中央集權,並且加強了對黨和社會的控制。"不僅如此,國家宣傳機器將習塑造成為光輝領袖人物的做法,也讓人聯想起毛澤東時代的個人崇拜。

德國左派報紙《日報》(taz)在文革五十周年之際採訪了德國歷史學家科寧(Gerd Koenen),這位共產主義研究學者將中國的文革稱作"吸引人的殘暴"(Attraktive Grausamkeiten)。他認為文革是一場刻意的無序民眾暴力的爆發:"因為你可以對那些青少年團體進行控制和操縱。毛澤東當時所遵循的更多是一種中國式宇宙論的世界觀,即大亂之後必有大治。他就像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之王一樣,觀察著一切混亂的發生,一會兒扯一扯這條線,一會兒又拉一拉那根繩,將軍隊派到這裡又派到那裡。"

高舉毛主席語錄,跟著毛主席走的紅衛兵圖片來源: Imago/United Archives

毛主義在西方的一度風靡

《日報》的記者提問,為什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革對於西方的左派來說曾經是一種神話,儘管它造成了如此可怕的暴行?科寧指出,這些暴行很多都是在基層發生的。此外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殘暴本身並不一定令人反感,反而還可能會非常吸引人。"他接著解釋道,在文革期間,紅衛兵被派到內蒙古、東北的基層。這種自我無產階級化的行為對於西方的左派來說是一種範本:離開學校,進入工廠……在1968年的巴黎,毛主席像章在滿大街流行。連影星碧姬‧芭鐸都戴上了紅衛兵帽。像法國大導演戈達爾(Jean-Luc Godard)這樣的知名藝術家都親自燒毀了自己的藝術作品,並且宣誓:'從現在起,我們要服務人民。'"

科寧認為,在1967/68年間,毛主義成為一種國際現象,並且在西方成為一種思想流派,它被當時的青年一代詮釋為一種改變世界的力量。他還提到了當時德國流行的一句口號:"您已年邁老去,我們卻青春氣盛--毛澤東!"

然而文革到最後,還是沒有按照"偉大舵手"毛澤東的意願發展。對於文革結束後中國政治的發展,科寧評述道:"鄧小平僅僅使用極其簡單的意識形態力量,就將中國如星火一般的經濟發展潛力以及個人追求發展的能量動員了起來,而這恰恰是當年毛澤東希望用暴力去壓制的。然而與此同時,中共選擇了完全依靠秩序和步調一致的路線--在緊急情況下甚至不惜動用武力來維系,就像1989年天安門屠殺事件一樣。"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