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柏林牆與香港
2019年9月2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9月26日一篇報導介紹了將在香港舉行的一場德國文化節如何成為外交上的敏感事件。
文章寫道:"香港是新的柏林--活動人士黃之鋒兩周前訪問德國時表示。外長馬斯當時與22歲的黃共同露面。看來外交部似乎支持這位民權人士說的話。然而如今,德國領館11月與歌德學院、柏林旅遊機構Visit Berlin以及香港一家文化中心舉辦的一次文化節,卻傳遞出另外一種印象。'柏林項目'將持續14天,許多德國藝術家、音樂家將飛往香港。1月底,領館的準備工作的項目名稱是'柏林周暨柏林牆倒塌30年'。6月德國領館該文化節的關鍵詞還是'主題柏林牆'。但如今,距離活動舉辦不到一個月,無論在文化節的網站還是節目手冊上都沒有提到這個紀念日。"
文章寫道:"但如今,組織者卻有不同的說法。外交部稱,這並不是一個政治或歷史性質的活動。……柏林旅遊機構Visit Berlin的負責人奇克(Burkhard Kieker)表示,文化節只是一次推廣活動。'它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間舉行。'此外,奇克很確定,領事館會對'這一主題'相應'敏感'地處理。"
文章寫道:"歌德學院負責人邁爾-佐裡奇(Almuth Meyer-Zollitsch)是唯一一位明確講述過程的人。她說,從一開始,大館(即舉辦活動的香港文化中心)對於主題就有非常廣的範圍。從來都不是只有柏林牆倒塌這一個主題,而是圍繞柏林多樣的歷史和文化圈。但她說,明確的是:在(香港)抗議活動的過程中,焦點轉離了柏林牆倒塌這個主題。她強調,歌德學院的文化節目並未改變。如果看一看歌德學院將要放映的電影清單,那麼她的說法感覺是可信的。電影中包括'伯恩霍姆大街'(Bornholmer Straße,註:東西柏林一段分界)、'再見列寧'、'竊聽風暴'。"
文章之後寫道,文化節所邀請的賓客中還有一位拒絕參加,那就是特首林鄭月娥。"5月,兩名香港人在德國獲得政治避難後,(德國)領事受到召見。據稱之後林鄭月娥發出了拒信。馬斯與黃會面後,德國駐北京大使也受到召見。在香港尋找線索時聽到這樣的話:對中國就是要謹慎,不要引起注意,要考慮北京能容忍什麼,不能容忍什麼。"
"國有企業捲土重來"
《新蘇黎世報》題為"中國國有企業慶祝重返"的文章寫道:"根據歐盟在北京商會,中國在'冗餘、低效的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沒有進展。周二公佈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19/2020'(European Business in China Position Paper)中稱,過去一些年來,儘管北京越來越大地向外國公司開放市場、改善經營環境,但這些積極的進展被國有企業的重新復甦抵消了。該商會有1600餘家成員企業。"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