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梅克爾不想要「冷戰2.0」

2021年7月17日

梅克爾訪問美國,她與拜登總統在對華政策上存在哪些分歧?《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在中美衝突成為國際政治焦點的今天,梅克爾領導下的德國還沒有找準自身定位。《曼海姆晨報》則指出,歐美之間分歧很大,但總好過川普时期。

USA Besuch Angela Merkel | Treffen mit Joe Biden
梅克爾和拜登在白宮舉行了會談圖片來源: Evan Vucc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以"告別美國"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在川普时期,德國總理梅克爾被美國人視作反對川普的左翼自由派化身;但是,即便在拜登上台後,德美關係依然面臨著許多困難。

"很長一段時間裡,梅克爾都被美國人視作'自由世界的領袖',這其實主要是因為她不是和川普一伙的。梅克爾的政策注重平衡、注重開放的世界,這與川普的喧囂、民族主義形成了明顯反差。因此,對於美國的左翼自由派而言,他們在2016年後對自己的國家感到陌生,而梅克爾則成為了理想的化身。"

"梅克爾對待川普不僅僅有外交的圓滑,還會明確地回絕,這更是強化了她的形象。然而,梅克爾本身也是注重妥協與共識的德式民主之產物,而德式民主如今也受到美國開啟的'價值觀陣地戰'的影響。借用當年小布希的話語,梅克爾和川普就是老歐洲與新美國之間的對抗。"

"事實上,德國當然不是什麼領導全球的大國。在梅克爾執政的16年間,德國還是不怎麼參與捍衛自由世界的軍事行動,這讓華盛頓政界的許多人都感到失望。同樣讓美國人失望的還有圍繞德國軍費是否應達到北約規定的GDP之2%的辯論、'北溪2號'俄德輸氣管道之爭議。"

"在氣候保護、貿易等歐美關係的其他領域,德國則通常在歐盟的框架下行動,這同樣在川普时期造成了許多歐美分歧。"

"梅克爾的現實作風,還體現在她在拜登剛剛上任時就提醒說,在對華關係上,歐洲有著和美國不同的利益。換而言之,歐洲的對華利益主要集中在經濟方面。至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仍然值得討論。"

"當今的中國能在歐美關係中都扮演重要角色,這說明了世界格局的變遷。2005年梅克爾剛剛上任時,大家面臨的最主要問題還是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如今即將退休的梅克爾所告別的美國,正在和俄羅斯、中國進行激烈的競爭。而在新形勢下,德國依然沒有找到自身的定位。"

歐美關係改善了許多,但仍有巨大分歧圖片來源: Susan Walsh/AP/picture alliance

《曼海姆晨報》以"重新啟動 - 沒錯,但是..."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拜登上台後,歐美關係固然改善了許多,但是絕對回不到美好的九十年代。

"如今,中國崛起已經被華盛頓視作頭號地緣政治挑戰。拜登總統想要打造一個全球民主國家聯盟,抗衡專制國家。他們將採用口頭攻擊、軍事威懾等手段,必要時還會予以制裁。中國針對穆斯林少數民族的侵犯人權行為、打壓香港少數派的行徑就受到了猛烈抨擊。"

"梅克爾看待對華關係的角度和拜登有著很大的不同。德國總理想要竭力避免'冷戰2.0'。面對中國的侵犯人權現象,梅克爾的姿態很清晰:北京既是'對手',也同時是'夥伴'。在面對俄羅斯時,梅克爾也採取類似的雙重戰略。而將普丁稱為'殺手'的拜登,則在走極端化路線。"

"不論是對華關係、對俄關係還是國防預算、貿易等議題,即便在拜登時期,美德之間依然有著不同的看法。能夠建設性地處理這些分歧,就已經體現了德美關係的全新水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