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減少中國依賴?稍向中國靠攏?

王凡(摘編)
2020年11月28日

德國《商報》一篇評論指出,德國應該吸取澳洲人的前車之鑑,如今德國車商對中國市場的嚴重依賴已經成為一個政治問題。《焦點》雜誌的評論則吐槽了德國人對數字工具的妖魔化,稱如果能稍微朝中國靠近一點,將會有利於德國。

BdTD | China Peking |  Sicherheitspersonal am Jahrestag der Staatsgründung
圖片來源: Thomas Peter/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澳洲不一定是德國車商的關注焦點。不過,梅賽德斯、寶馬和大眾汽車其實與澳洲形成了某種命運共同體。新冠疫情讓它們都更加依賴中國銷售市場",《商報》11月27日的一篇評論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

"這種依賴性會帶來怎樣的政治和經濟後果呢?澳洲人正吃著苦頭來瞭解這一點。北京將這種依賴性作為武器,讓澳洲在政治上聽話,將那裡的批評者消聲。"

作者Torsten Riecke寫道,中國近來對牛肉、大麥、葡萄酒等多種澳洲商品都設置了貿易壁壘,併發表了包含"14罪狀"的投訴清單,批評了澳政府、澳媒體和澳智庫的行為。

《商報》評論指出,德國車商對中國市場的嚴重依賴值得擔憂圖片來源: 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同時,在面對德國時,中國也會動用經濟砝碼。"比如中國大使公然威脅,如果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不能參與德國5G網路建設,將要報復德國車商"。

"中國平時習慣禁止他國干涉其內政,但在主張自己的利益時卻無視這些限制。到目前為止,對於這一點,柏林更多是搖頭而非擔憂。"然而,澳洲的例子表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是值得擔憂的。

"美國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川普政府在其任期結尾還試圖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經濟戰狼的非正式國際防禦聯盟。在面對(中國)經濟制裁時,參與國家通過補償出口損失或共同實施反制,來相互支持"。作者在最後表示,希望最晚在拜登新政府成立之初,歐洲與美國就能開始商討這一戰略。

靠學習中國拯救聖誕節?

德國《焦點》雜誌線上版11月27日的一篇評論則聚焦德國的新冠預警APP,文章在開頭表示,這款APP將增添新功能,不過這其實無濟於事。因為這些新功能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太少人使用這款APP了。通過它來告知新感染的比例甚至從之前的18%下降至如今不足15%。而想讓它起作用,至少要保證60%的使用率。

在中國,社會生活已經基本恢復正常,酒吧也再次熱鬧起來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

作者Andreas Hentschel說,在經歷了三周封城、新增感染數字只有小幅下降之後,他再次將目光投向亞洲。"韓國、日本、越南、中國:所有這些國家都控制住了新冠疫情。那裡的生活基本上正常進行,限制並不多,新感染都可以放心地被看作是個別案例。"

這裡面少不了新冠APP的功勞。文章寫道,"很多亞洲國家都在手機APP的幫助下,採用了一套雖嚴格但看起來高效的防疫規則。無論是在餐廳還是電影院,想要進去就要掃健康碼。離開這些場所時也是一樣。"

"這樣一來,人們所處的位置會被自動記錄,一旦出現感染,所有在場人員都可以通過資料庫快速可靠地得到通知、進行測試。此外,還可以通過這款APP監督人們對隔離措施的遵守情況。"

作者隨後坦言,這樣的監控程度"在德國是無法想像的",他也理解這一點。"儘管如此,如果能稍微朝中國靠近一點,將會對我們有好處,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尋找辦法在聖誕節前走出新冠危機的當下。"

"這是因為,我不能理解的是:在我們這裡,每種數字工具都被妖魔化了,真的是每一種。當我們去餐廳時,我們要手寫填訊息;衞生部門會發帶有檢測結果、隔離通知的紙質信件(其中一些通知是在限制已經解除後才姍姍到來);要靠辛苦地打電話來通知密切接觸者。所有這些我們都接受,即便是,真有人感染的話,在這期間已經又傳染多人了。

"上面提到這些措施都可以很容易地數字化,並且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自動化。然而兩座大山擋在前面:德國人對國家機構從根本上的不信任;以及對數據保護的看法,更合適的說法是數據(保護)偏執。"

文章寫道,"我們喜歡倡導自由。與此同時,我們大部分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過去數周乃至數月裡對自由的限制。我們不能去電影院、不能下館子、不能看歌劇;只能與很少的朋友見面;就更不要提去療養飯店渡假了。……在亞洲,情況則是這樣的:那裡的人們接受對自己數據的跟蹤,在中國可能是永久性的,而在韓國僅持續兩周。換來的是,他們可以去看電影、看歌劇,也可以和朋友見面,或者去療養飯店住幾天。"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