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為什麼要批評中國?

2021年11月8日

《新蘇黎世報》刊發評論指出,認為讀者不應當單純地認定西方記者是在惡意抹黑中國,因為民主國家的新聞媒體的主要職責本來就是批評,而非讚美。《世界報》則批評說,如果中國不加大減排力度,那麼其歷史碳排放總量也會很快超越西方。

Hongkong China Zeitungskiosk Zeitungen
民主國家的新聞媒體和中國官方媒體的角色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Lopez

(德國之聲中文網)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抹黑中國'的說法是一種廉價的指責"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民主社會的新聞記者的職責不是讚美,而是批評;指責新聞記者"抹黑中國"的人,並沒有正確理解民主國家內新聞記者應當扮演的角色。

"所謂的'抹黑中國',指的是新聞媒體的反華運動。批評人士認為,針對中國的片面性負面報導正在誹謗中國以及中國人,懷揣著遏制中國崛起之惡意,並據此認定撰寫這些報導的新聞記者是在政治動機驅使下積極採取行動。"

"頗為流行的'抹黑中國'之說法,在親商界的圈子內廣為流傳。在(歐洲)商界,許多人都認為中國的發展對於歐洲企業也意味著巨大機遇,因而欣喜萬分。而在某些右翼民族主義圈內,也有類似的聲音,他們主要是羨慕中國擁有習近平這樣的大權獨攬的政治強人。"

"最為頻繁提起'抹黑中國'之說法的,則是中國政府,他們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是片面、消極的。因此,中國當局現在正通過新華社、央視、《中國日報》等多語言節目來試圖向全世界傳遞'正確的'中國形象。央視的對外口號就是'看見差異',暗示中國和西方媒體所呈現的模樣完全不同。"

作者接著指出,認為德語區媒體"抹黑中國",這種說法並非全錯,已經有多項調研結果顯示,德語區媒體對中國的報導以負面為主,而許多讀者則希望能多一點政治、經濟領域之外的中國報導,並且應當增加一些認可中國成就的內容。作者認為,讀者的這種願望是合理的,但是並不能單純地指責當前的報導是在"抹黑中國"。

"'抹黑中國'這一說法的問題在於,它無視了民主社會中新聞媒體應當扮演的角色。中國官方媒體所說的'正確的'中國形象到底指什麼,這是顯而易見的:有利於中共執政的內容。專制體制下的官方媒體,其職責是維護政治與社會秩序的穩定。政府斥巨資營運一個為自己服務的宣傳機器,並將其包裝為廣播電視台、報社、網路媒體。"

"而在民主國家,媒體應當盡可能不受政府影響,從而能夠密切監督政府。在媒體完全自由化運作的美國,對新聞媒體的'看門狗'之期待尤為突出;在歐洲,公法媒體儘管需要為國家承擔一些義務,但是總體而言,新聞媒體依然必須對境內外的當權者保持批判姿態,揭露問題,從而促使這些問題被解決。"

作者最後指出,新聞記者呼籲關注中國的新疆、西藏、香港等問題,恰恰是在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當新聞記者揭露中國政府針對民主國家高校、議會、經濟協會的潛移默化影響時,他們是在希望強化民主社會。他們揭露中國的濫用職權、暴力行徑等現象,恰恰體現了他們對中國以及中國人民的關切。"

杭州附近的一座燃煤電廠圖片來源: Zhou Changguo/dpa/picture alliance

柏林出版的《世界報》繼續關注中國在氣候保護領域的角色。評論以"中國的'歷史排放總量'之說辭不再有效"為題,指出按照現在趨勢,到了本世紀中葉,中國的歷史排放總量就會追平西方國家,因此必須在氣候保護議題上加大對中國的壓力。

"發達國家的碳排放已經在下降,但中國的碳排放卻在短短幾年內翻了好幾倍。現在,中國的每年碳排放量佔到全球1/3,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增量現在可以說主要就是由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造成的。中國的每年人均碳排放量也已經超過了歐盟,而且其增長勢頭將維持到2030年前。"

作者注意到,中國領導人一方面承諾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另一方面又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等國際場合一再強調"歷史排放總量責任",認為較早開始工業化的西方發達國家應當為氣候變暖承擔主要責任,要求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提供大量氣候保護資金,並且開脫自己的氣候保護責任。

"但是,中國的角色現在已經轉變了。有關歷史排放總量的指責不再有說服力,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即將超過美國,其經濟增長率遠遠甩開西方,還在全世界斥巨資打造'一帶一路'。如果中國不大幅削減碳排放,那麼到了本世紀中葉,中國的歷史碳排放總量也會躍居全球第一,成為氣候變化的主要責任者。"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