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縱觀台灣兩大陣營選戰策略
2004年3月19日廣告
「陳水扁的公投計劃並沒有能抓住其對手國民黨的要害。由於陳水扁巧妙地把台灣主權問題作為競選的主題,國民黨一方面要盡力避免給人以親近北京的印象,另一方面它試圖使選民相信,與陳水扁相比,國民黨能以更合適的做法緩解與大陸的政治緊張局勢。由於中國去年上升為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而台灣的經濟界還在等待與大陸『三通』,所以國民黨的許諾更能得到台灣商人的認同。
面對陳水扁的積極活動,泛藍陣營在選戰中難以提出具體訴求。泛藍陣營能夠向選民顯示的,一是在經濟政策方面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正是陳水扁政府所缺乏的;二是對中國講究實際的態度,與陳水扁的思想意識相反,這樣的態度可以成為台海和平的保障。泛藍陣營指責陳水扁,為了公投計劃,不惜危及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連戰不久前說,陳水扁低估了世界,高估了自己。陳水扁對這些指責無可奈何。」
維也納日報也報導了台灣的選情:競選初期,因國民黨和親民黨聯手,陳水扁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接著陳水扁打出台灣主權牌,以公投動議改善了民進黨的境地。現在,在競選的最後沖刺中,藍綠兩大陣營可以說是不分上下,選舉結果難以預計。不過,北京的政策對這次選舉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連戰和宋楚渝反對即將舉行的公投,把公投稱為違憲非法行為,他們主張對中國奉行和解政策,以緩和緊張局勢。北京把台灣看作叛亂的省份,尤其公投引發了北京的強烈反應。從譴責公投、把它稱為『走向台獨的極其危險的一步』,直到以戰爭相威脅都是北京反應的內容。最近,北京的言辭有所緩和,引人注目。臨近大選,北京在軍事上只限於傳統的威脅姿態。這次最大規模的海上軍事演習與外國共同舉行,演習的夥伴是法國,而保護台灣的美國在大選前也警告陳水扁不要向中國挑釁,從長期來看,這兩件事將證明國民黨對大陸的政治立場更為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