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習近平任務棘手和北京多疑妄想
2016年1月2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周四(1月21日)將目光投向正在中東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該報在其國際版發表署名文章:"習近平的棘手任務(Xi Jinping auf heikler Mission"。
文章在開頭指出:"對於中國國家和黨領導人習近平而言,沒有更壞、但也沒有更好的時間開啟一場訪問沙烏地、埃及和伊朗的中東之行。中國國家主席的訪問因伊朗沙烏地危機而變得棘手,因為正如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習近平啟程之前寫道,北京和中東所有22個國家皆保持'友好合作關係'。此外,北京無法再次推遲訪問。去年四月,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對葉門展開軍事襲擊後,習近平就取消過一次對埃及和沙烏地的訪問。當時如果訪問沙烏地,則可能有支持沙烏地和冒犯伊朗的意味。"
好景不長
文章繼續寫道:"習近平這次訪問伊朗的時間卻被視作良機。伊朗制裁被取消的幾天後,中國就向世人表明,它要從伊朗'蛋糕'上分到特別大的一塊。中國領導人此次中東之行的重點之一是擴大經濟合作。中國著眼油氣--沙烏地是中國進口原油的第一大來源地,同時,中國國企深受生產過剩之苦,而中東國家則有可能發展成為讓這些國企有利可圖的銷售市場。"
除了經濟方面的考量,《新蘇黎世報》的作者接著分析:"習近平的中東之行也有政治意義。中國不想看到不穩定的中東政治局面。該地區是中國'新絲綢之路'的中心路段,衝突將會對此項目的擴建造成影響。""迄今為止,中國在中東尚未遇到政治不利的處境,但是將很快可能面臨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得罪任何一方的情況下表明立場。"
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國家
《南德意志報》當天關注瑞典人央視認罪,發表評論文章"北京的多疑妄想(Paranoia in Peking)"。文章寫道:"習近平擔任中共領導人以來,中共出人意料地頻繁提及法治國家。當然是'有中國特色的'。德語裡的意思是:依據法律和法規,這是我們熟悉的概念,然而,中共的理解可是有很大區別,甚至截然相反。"
文章繼續指出:"中國當局打壓公民社會、逮捕女權人士、宣佈維權律師為國家公敵並對其起訴,而這些罪名讓中國的長年觀察者都震驚不已。國家電視台成為新的恥辱柱,距離開庭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被捕的人就要在電視上懺悔。這種手段讓人不禁想到文革時期。現在看來中國安全機構在追捕異議人士時連香港和外國人也不會放過。"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