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題為"普丁與習聯手對付西方"的評論寫道:"如果有誰曾抱有一絲一毫的希望,中國可能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中施加和緩局勢的影響,那麼最遲到現在,他恐怕已經學到了教訓。"
評論寫道,隨著普丁在北京步上紅毯,以及在中東衝突中提出扮演調停角色,"西方在國際上孤立俄羅斯總統,以此迫使其撤兵或者至少坐上談判桌的戰略,失敗了。"
評論寫道:"習近平建立一個以中國為首的替代世界秩序,帶領想像中的全球南方--因利益多種多樣,這些發展中和新興國家並不存在一個利益共同體。"
"普丁成為最新形勢下的贏家,而北京與莫斯科對外宣揚其緊密結盟,則對中國隱藏著不可預計的風險,特別是中國經濟恢復緩慢,--中國對西方市場的依賴性仍非常巨大。"
"習近平支持普丁,讓中國與西方的關係面臨風險。中歐關係原本就已有所緊繃。歐盟威脅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數周來,雙方正嘗試恢復關係。然而,即便歐盟專員造訪北京,仍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即中國早已與俄羅斯等國家建立了一個專制聯盟。"
"與莫斯科保持良好關係,同時又勸說歐洲不要跟從美國政府日益激進的對華政策,這是不可能成功的。北京最終陷入地緣戰略困境的風險很大。"
外界估計,房地產業佔中國GDP的四分之一以上。2021年,中國強化對房地產業融資的監管,此後產業又面臨接二連三的危機,開發商先後爆發違約,被迫展開債務重組。儘管央行和地方政府放鬆限購政策,但在經濟發展預期低迷的情況下,刺激措施似乎難以奏效。
圖片來源: Zhao Qirui/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中國房地產商碧桂園2024年2月28日表示,27日遭債權人提出了清盤呈請。消息一出,碧桂園28日在香港股價下跌約12%。在中國政府欲重建各界對房地產業的信心之際,此事也對經濟前景蒙上陰影。此前碧桂園是為數不多的沒有出現資金問題的中國大型開發商之一,但2023年上半年虧損達到了67億美元。9月中,碧桂園獲得債權人的批准,將六隻境內債券的償還期限延長三年。
圖片來源: HPIC/dpa/picture alliance中國房產巨頭恆大集團才剛於今年1月底遭香港高等法院裁定資不抵債,勒令清盤。碧桂園債務估計約1.36兆人民幣(約1900億美元),接近其1.43兆人民幣的資產;恆大集團負債則達到3000億美元。恆大2023年9月22日提交給證券監管機構的公告中稱,由於房地產銷售不如預期,該公司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35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的方案。9月底,恆大證實其創始人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2021年恆大陷入資不抵債,導致了一系列開發商違約,引發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崩解。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2023年8月,有報導稱中國最大私人信託公司中融信託出現財務危機,無法完成信託產品的兌付,影響範圍可能達到人民幣3500億元。其母公司中植集團也承認有流動性困難,計劃債務重組。8月16日,約二十名抗議者在北京中融信託大樓前抗議要求還錢,他們購買了高收益的金融產品,卻無法得到兌付。信託業歷來是房地產商重要的資金來源,房地產業的爆雷也使信託業陷入危機。
圖片來源: REUTERS中國央行2023年8月宣佈降低首次購房者現有抵押貸款利率,以及部分城市的購房首付款比例。從8月末到9月初,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相繼官宣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名下無房人群的購房門檻比之前降低,不少購房人將由二套房資格變為首套房資格,首付比例大幅下調。此後有報導指北京的房產交易出現小幅反彈。但更多的專家指出,這些措施可能會使房地產交易中產生短期反彈,但不足以穩定房地產市場。」
圖片來源: Reuters/Jason Lee據中新社發布的一段影片,中國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的賀鏗9月23日在2023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大會上稱,「現在房地產供應過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個專家估出來的數字相差很大,但是14億人可能住不完。」他認為「房地產企業必須轉型,早轉型早主動」。
圖片來源: DW資產管理集團思睿投資(Grow Investment)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調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可能需要多年甚至長達十年的時間。「原因是,我們為中國人建造了太多的住房。」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全國未售出房屋的總建築面積為6.48億平方米。根據路透社的計算,以平均房屋面積90平方米來算,中國未售出房屋的總建築面積當於720萬套房屋。這還不包括因現金流問題已售出但尚未竣工的大量住宅項目。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經濟放緩誰之過?
《法蘭克福匯報》題為"北京多變的經濟政策"的評論寫道:"黨什麼都想要,就是不想要混亂。"
"(黨對經濟的)這種掌控阻止了緊急的危機,但長期來看,卻讓經濟病得更重。創新的驅動者並不是反應遲緩的國有企業及其政治邏輯,而是私企--無論是科技行業還是汽車業。"
評論寫道,北京扼殺了不少行業的私企,比如教培或者網路。"如今北京對數字產業放鬆了繩套,寄望帶來增長。只要與人工智慧或半導體有關,都受優待。"
"對國際企業,北京的政策也十分多變。前者不在確定在中國是否還受歡迎。"
"北京歸咎於西方,稱之將經濟政治化,過分誇大安全考慮,以去風險為名,行脫鉤之實。即便如此,最大的責任方是中國自己。不聽話的企業和國家,北京會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然而,"經濟繁榮終結,受衝擊最大的是中國人自己。就人均收入而言,中國繁榮期的結束比其它東亞國家早得多。即便在東部沿海大城市,人們的居住水準仍遠不及西歐。"
評論寫道,目前沒有理由希望這一趨勢會逆轉。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會離開中國?肯定不是。即便經濟不再繁榮,這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然而經營條件會愈加困難,不單是出於政治原因:一個基本不再增長的市場,競爭會愈發激烈。"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