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習近平是改革家--理論上的

2024年7月19日

德語媒體紛紛關注中共三中全會,認為會議公報顯示習近平的政策路線將繼續。一篇官方新華社消失的文章「改革家習近平」也引起了注意。

中共三中全會落幕,但具體消息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才會傳出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題為「剎車的改革熱情」的文章寫道,北京舉行中共三中全會之際,官方新華社發表「改革家習近平」的長文,將習近平與鄧小平相提並論。如今,此文在中國網路上已經消失。

文章寫道:「這不足為怪,因為按照約370名中共中央委員秘密制定的決策公開的極少內容,未來五年經濟政策不會有深刻的變化。習近平是改革家?周四閉幕的三中全會的公報來看,恐怕(這次)不是。而其實有很多亟須應對的問題。」

文章引述曾任德國及歐洲在華商會主席的伍德克(Jörg Wuttke)說,中國的經濟環境十分困難:住房嚴重過剩、社會老齡化、地方債台高築以及與美國的對抗。此外,「新冠悲劇」終結後經濟未能實現復甦,無論農村還是城市民眾都感到不滿和不安,消費者不花錢,企業家想方設法向海外轉移資金。

文章引述伍德克說,在稅收體繫上需要改革,讓地方政府無須靠賣地支付財政;內部市場需要破除省際之間的保護主義,而嚴重產能過剩則加劇了這一情況。此外,還需要全國範圍內運作的就業市場,相互融合的能源網路以吸納急速擴建的可再生能源。然而,這些具體問題在公報中僅有非常籠統的概述。

文章寫道,伍德克等一些專家在會前即壓低會有重大路線變化的期待。文章引述伍德克說,他認為原因是,習近平在2013年的首次三中全會上「吃過苦頭」。當時,「習引入市場自由化,其中對股市的扶持引發2015年的股災。對資本的管制放鬆後,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投機性收購,部分導致數十億計的損失。此後,習近平重新收緊了黨對經濟的控制。」

「理論上的改革家」

《新蘇黎世報》題為「習近平是改革家——理論上的」文章寫道:「中央委員會周四發表的公報,充滿了馬克思主義政黨語言以及繁瑣的概念。發出的訊號是連續性。習近平過去近12年如何領導這個國家,將繼續下去。」

文章寫道:「習近平不是鄧小平…後者讓市場自由化、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中國。而習近平治下,自由減少,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增加。許多人視他為反改革人物、當今中國面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始作俑者。然而這是過於簡單化了。」

「許多中國的問題是結構性的,要追溯到鄧小平掌權的時期。鄧治下經濟的迅速增長,讓數百萬人脫離貧困進入中產,然而一部分人變得非常富有,其他人則兩手空空。增長的年份裡,賣地、搞房地產和基建能賺到大錢,讓政府和國企的貪腐更嚴重。」

文章也寫道:「習任下提出『新質生產力』。這意味著,增長不再不計代價,而是要有可持續的增長前景以及戰略重要性。

人口紅利應該怎樣理解?

05:16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最重要的是安全」

《法蘭克福匯報》題為「最重要的是安全」的文章寫道,除提到「新質生產力」外,公報16次提及「安全」的字眼。相比較而言,2013年三中全會僅提到6次。如今,公報強調「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加強管控以及「有力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文章寫道,預期接下來一段時間黨還將發布其它公報,包含更具體的決議和可能的改革措施。已宣佈要改革的領域包括國家安全體系、金融、財稅以及社會保障體系。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