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自相矛盾的超級大國

文山 摘編
2018年3月31日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是否意味著兩國徹底撕破臉皮?面對不怎麼開放的中國市場,西方除了貿易戰,又有哪些更有效的手段?德語報刊評論版探討了這些話題。

China Trumps Besuch
中美兩國,因愛生恨,又因恨生愛???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T. Peter

(德國之聲中文網) 《時代周報》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很淡定"的專欄評論。該報資深東亞記者Matthias Naß在文中指出,北京沒有對美國開啟的貿易戰採取太過激烈的反制措施,並不意味著中方的軟弱,而是說明中國領導人比川普更加明白中美雙邊關係運轉良好的重要性。

"在許多方面,川普对中國的批評是正確的。中國人正在利用美國以及歐洲的自由市場,同時卻阻止不受歡迎的競爭者進入本國市場。通過國有銀行,北京為本國企業提供實質上的補貼,還在外國大舉收購具有戰略關鍵地位的企業,同時又不允許外國資本收購本國關鍵行業的企業。中國還迫使在華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進行技術轉讓,並且還有大規模偷竊智慧財產權的行径。"

"歐洲人以及美國人共同批評中國的這些做法,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用西方的貿易保護主義去對付中國的重商主義,這就有些愚蠢了。西方如果這樣做,到頭來受害最深的將是自己。希望川普能最終明白這一點。"

文章隨後指出,新上任的副總理劉鶴、央行行長易綱早年都曾在美國留學,後者還曾在印地安那大學任教。兩人都是經濟自由派。而習近平的緊密盟友、新任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則與華爾街大佬們維持著良好的私交。"儘管現在美中兩國之間惡言相向,但是依然無法掩蓋事實:中美關係比我們歐洲人所想的要緊密得多。雙方領導人相互依存,可以說形成了一種'既愛又恨'的關係。處於這種狀態下的兩大強國,將為這個世紀打上烙印。"

"兩國之間固然有諸多對立,但是中國領導人依然贊嘆於美國的創新能力。中國精英階層紛紛將其子女送去美國的精英高校求學,這絕非偶然。習近平的女兒也曾經在哈佛大學就讀。當今世界兩大強國之間的共同點,超越了眼下的貿易爭端。北京的領導層知道這一點,而華盛頓今後也會明白這一點。"

在晶片製造等不少領域,中國依然離不開西方技術。這可以是西方迫使中國對等開放市場的施壓立足點圖片來源: Reuters/D. Ruvic

瑞士《新蘇黎世報》的評論則以"中國虧欠全世界"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既是窮國、也是富國,這一矛盾既被中國領導人用來要求特殊待遇,也能被西方國家用來對中國施壓,迫使北京在外貿中採取更為公平的做法。

文章注意到,中國的經濟總量雖然已經位居全球第二,但是其人均GDP卻只有美國的1/4;同時,中國內部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依然巨大。"中國領導人在面對西方時,太喜歡強調這些差距,從而為某些領域不對外國競爭者開放提供藉口。同時,中國領導人又強調中國企業在人工智慧、互联网发展等方面已經或即將達到領先地位。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惹惱了西方。歐美國家不禁要問:既然中國在某些領域已經能夠挑戰全世界、或者已經領先全世界,而且中國還很喜歡炫耀這些成就,那中國又憑什麼來要求特殊待遇呢?"

作者隨後筆鋒一轉,接著指出:"儘管在諸多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今後幾年中國依然需要西方的技術,從而實現經濟產業升級。北京必須要為此兌現承諾,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開放市場。截至目前,屢屢承諾的對等原則屢屢被踐踏。中資企業能夠在海外大肆收購,中國本土市場的許多領域卻不對西方企業開放。西方國家領導人有可能因此教訓中國領導人說:'你們要是不開放市場,那麼我們也要更加嚴格地審核中資企業的海外收購。'這樣就能對中國施壓,促使北京推動與相關國家的雙邊投資協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