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華為為什麼讓德國害怕?

葉宣(摘編)
2019年2月11日

就是否應使用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的技術建設5G網路,德國政府還未形成最後的一致意見。安全憂慮陡然升起之時,華為的產品已經深入到許多歐洲國家。德語媒體繼續關注這一討論。

Huawei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Schiefelbein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發表題為"我們驚醒了"(Wir sind aufgewacht)的背景報導,詳細講述了華為的技術對德國建設快速移動通信網路的重要性,以及德國政界對這家來自中國的電信巨頭的恐懼。文章一開頭就寫道:

"德國政治家和政府高官對中國的法律產生關注,琢磨、討論某個具體條款的規定、解釋和限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而中國人大常委會在2017年6月27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就是這樣一個例外。在柏林,人們對該法進行了研讀、分析,並請專家作了評估。問題集中的焦點是其中的第14條。德國外交部對此的說法是'有些中國法律讓我們充滿憂慮'。而聯邦總理梅克爾日前訪問日本時也表示,在德國營運(的通訊設備系統)必須確保'中國政府無權獲取中國產品上儲存的所有數據'。"

《情報法》第14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國家情報工作機構依法開展情報工作,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提供必要的支持、協助和配合","可以向有關機關、組織和個人瞭解、詢問有關情況,可以查閱或者調取有關的檔案、資料、物品"。報導接著寫道:

"這一簡短表述引出的疑問很多:私人企業也包括在內嗎?什麼叫'必要的支持、協助和配合'?這種協助的範圍有多大?在中國以外這部法律依然有效嗎?可以肯定的是,與這些問題聯繫在一起的是金額數十、上百億的大生意。而如何判斷這些問題,將決定德國的電信產業在即將展開的移動通訊5G網路的建設中,能向中國廠商採購的規模。

到目前為止,德國的無線通訊網路採用了很多中國的技術設備。在短短幾年時間裡,中國設備生產商華為已成為市場的領頭羊,人們並沒有太多的顧慮。只有德國電信營運的政府網路,在柏林明確的要求下,完全沒有採用中國製造商的零件。"

只有德國電信營運的政府網路沒有採用中國製造商的零件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Macdougal

但最近幾個月來,美國及其盟國英國、澳洲、挪威、紐西蘭等國的外交官和情報部門紛紛對中國供貨商,尤其是華為提出警告。柏林現在也在討論是否能用中國設備來營運涉及未來的敏感基礎設施。閉門開會的專家總結出了兩個主要憂慮:一是對間諜的擔心,即中國情報部門是否會要求華為提供數據;而另一個更大的擔心是,在衝突情況下,北京是否會命令華為讓外國的網路受干擾或癱瘓。'破壞是最大的風險', 一名政府圈內人士說,'我們都驚醒了'。"

華為之外的選項

《星期日世界報》也繼續關注華為在世界移動通訊市場的領先地位和目前受到的質疑。經濟版刊登題為"致命的聯繫"(Verhängnisvolle Verbindungen)的長文指出,如果華為遭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抵制,將產生連鎖反應。在回顧了孟晚舟事件對華為造成的衝擊之後,文章寫道:

"美國政府要走多遠,還不清楚。對華為的不信任早在川普总統任期開始之前就開始了。美國國會的情報委員會在2012年就對中國技術提出過警告,稱華為(對美國)構成安全風險。儘管沒有被公諸於眾的證據,但主要的美國移動通信服務商早就不再採用華為設備。顯然,現在美國政府也加大了對盟國的壓力,讓它們把華為拒之門外,手法簡單粗暴。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官員將在波蘭駐軍和建立長期軍事基地同該國政府是否使用華為技術的決定相互掛鉤。"

但如果拒用華為設備技術,對許多歐洲國家來說代價巨大。文章接著寫道:

"華為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網路設備生產商,也是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領域,華為也佔據領先地位。該公司稱,已獲得30個商業5G網路的訂單。有專家指出,如果不能使用華為的技術,5G網路建設的時間表將推遲一到兩年。歐洲的競爭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還沒有達到華為的水準。而且它們的價格更高。"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